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提高鼻饲病人防误吸体位的落实率

刘青青;张十红

关键词:品管圈, 鼻饲, 误吸
摘要:目的 提高鼻饲病人防误吸体位的落实率.方法 通过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QCC),分析导致老年鼻饲病人鼻饲体位不正确的原因,通过筛选,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 改进后鼻饲病人防误吸体位的落实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QCC小组活动,有效提高了鼻饲病人防误吸体位的落实率,保证病人安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的临床效.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平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22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退热时间、咳嗽、痰量减少时间、血象下降至正常时间更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文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对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

    病理学教学中的核心关键就是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依靠观察病理标本与组织切片来有效认识疾病各种病理形态的变化.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需要了,只有采用新的解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率,才可以有效培养出实用型的医学人才.

    作者:赖谷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性头痛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可有效患者患者的病情,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周平;孙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无痛病房在脊柱关节骨病科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在脊柱关节骨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关节骨病科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9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建设无痛病房.结果: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关节骨病科中开展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效果突出,可帮助患者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

    作者:张珍贵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冠心病护理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对冠心病护理进行全面的分析,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护理措施主要有四种,即: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合并症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对冠心病护理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用药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等,容易产生护患纠纷,影响患者疾病恢复以及医院的发展.建议国内学者结合当前冠心病护理现状,对更佳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作者:张莲;雷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46例行恩替卡韦治疗者作为甲组,46例行拉米夫定治疗者作为乙组,评估两组用药效果.结果:①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②甲组治疗后PTA、ALB、TBIL水平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而前者疗效更佳,更利于改善肝功能,建议采用恩替卡韦治疗.

    作者:孙静丽;于广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跟骨是人类脚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足弓区.由于重量负担,跟骨的骨折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主要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的疼痛肿胀,在行走的过程中,跟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临床检查中,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跟骨压痛.据相关文献报道,跟骨骨折的发生率为2%,其中3/4的根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并造成相应的关节损伤[1].目前临床上对于跟骨骨折的分型标准为 Sander 分型,治疗方法主要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本研究选取 30例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明明;张文贤;周红;王斌;李振豪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与改革探析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不仅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对我国的医疗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护理水准,无论从专业人才的数量,还是专业护理技术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求.加强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提升老年护理的质量势在必行.通过对老年护理发展的现状描述和分析,探索老年护理改革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

    作者:胡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孕妇开始注重产前超声检查这一项目,产前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早期孕妇体内胎儿是否有缺陷,例如孕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等异常现象,特别是介入性检查确诊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若发现异常要立即终止妊娠,这样可以避免孕妇在中后期发现异常而引产所带来的伤害,所以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超声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对孕妇及体内胎儿负责.本文首先介绍颈项透明层含义,其次将介绍颈项透明层超声筛查的方法,后将介绍颈项透明层超声筛查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泰景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行TP化疗方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行TP化疗方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TP化疗方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TP化疗方案治疗的卵巢癌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沈年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消毒供应室于2016年02月--2017年02月开展常规化护理管理,并将此阶段作为常规组,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消毒供应室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并将此阶段作为研究组,统计分析不同时期两组质量管理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无菌物品合格、包装与检查合格、消毒监测合格等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可进一步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确保临床患者治疗安全.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的ICU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的ICU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各有25例,手术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第一,护理前,组间GC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二,比较住院时间与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第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实施ICU护理,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年月期间,所收治的24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120例.对照组予以肾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增加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为96.7%,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8,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4.2%、2.5%、5%,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质量,增进护患关系,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高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目的 分析和探究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4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124人.常规组患者只采用了降血糖、控制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的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施行了左旋甲状腺素的治疗方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比较,实验组的FT3指标、FT4指标上升,而TSH水平明显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的FT3指标、FT4指标和TSH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并且常规组的TSH指标比同期的实验组高(P<0.05).结论利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提高,血脂下降,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邹华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126名心胸外科患者,把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4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身体恢复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分数和SAS分数差异很小;在进行护理后对照组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不如实验组.结论:对心胸外科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十分重要的,进行优质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从而使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配合和满意.

    作者:娄小微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普外科临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院内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影响感染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切口、手术性质、麻醉方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性质、手术时间以及切口类型(P<0.05).结论 影响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性质以及切口类型等,应当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策,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月梦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于2016年4月份至2018年4月份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8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较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单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对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单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之后的镇痛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患当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常规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常规组病患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使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进行联合的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发现,实验组病患的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的镇痛效果,而实验组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P<0.05).结论:使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患手术后进行镇痛治疗其镇痛的效果要比单独使用舒芬太尼的效果要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泽玮;高文卿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标准大骨瓣的减压术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天幕切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及6个月的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术治疗方案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孟强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分为有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31例和无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61例.入院后2组患者行相同方案的静脉溶栓治疗,采用Rankin(mRS)量表对患者静脉溶栓90d预后效果进行评价,并于患者溶栓治疗90d内统计患者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在静脉溶栓治疗90d预后良好率上,有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和无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依次为70.97%、52.4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出血率和病死率上,有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依次为3.23%、16.13%,无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组依次为3.28%、14.7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服药史有助于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近期疗效,但对患者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柴熙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