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彭花兰

关键词:小儿, 手术, 护理配合
摘要:小儿与成人不一样,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组织器言的构造与功能,随着年龄而变化.对疾痛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点,正确地配合手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血宁治疗早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临床观察

    早孕药物流产是临床常用终止早孕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49 d内B超确定宫内妊娠的孕妇.但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仍然是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宫血宁胶囊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制剂,具有收缩子宫,止血凉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我院用其治疗早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332例病情观察与分析

    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相对增高等原因,使颅脑损伤病人占综合性外科住院人数的比例逐渐上升.颅脑损伤病情变化急剧,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向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332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分析,为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43例,占47.8%;显效45例,占50%;好转1例,占1.1%;未愈1例,占1.1%;总有效率为98.8%.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素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由于黏膜的再生改造,后导致固有腺体萎缩,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常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要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王泓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剂量麻黄素和阿托品预处理抑制胆系手术迷走反射的临床观察

    胆系手术因牵拉刺激胆囊和胆道直接引起迷走反射,加上硬膜外麻醉对交感神经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病人不仅有牵拉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反射性冠脉痉挛,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作者:常国祥;柏化丽;张璞;张永红;朱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减轻老年人周围静脉穿刺对局部血管损伤的方法及技术应用

    目的 解决老年病人周围静脉穿刺时血管易受损,引起再次穿刺等不便的问题.方法 对我院480例患者单日采用传统的常规静脉穿刺法,双日时在静脉穿刺及输液各环节采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对比两种方法 穿刺结果 .结果 在静脉穿刺及输液各环节采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能使周围静脉穿刺时血管及周围组织得到有效保护.结论 老年人周围静脉穿刺时应用减轻血管损伤的方法 减少了局部瘀斑与血肿,为再穿刺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具有一临床意义.

    作者:岳智玲;赵翠花;程明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儿四肢浅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小儿四肢浅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方法简单,采血后可直接输液,不用二次穿刺,为患儿减轻了痛苦,家长也较易接受.但采用常规的采血方法有出血速度慢、易溶血、采血量不够等缺点.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采血方法进行改进,将采血时挤压肢体改为按摩采血静脉近端,改变采血注射器的位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Ⅴ和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2006年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设计,螺旋CT平扫及三维图像重建,制订手术方案,术中T或L型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3.3%.结论 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术前结合螺旋CT检查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术中力争解剖复位.足量植骨,坚强固定,术后完备的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叔军;查正;杨朝晖;张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68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进行超声检查并诊断.结果 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共68例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阴道超声诊断49例,符合率72%;腹部超声诊断8例,符合率12%;漏诊11例,漏诊率16%.结论 阴道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图像显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其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作者:熊晓燕;舒林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患者,术后2周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吡柔比星(THP)+白细胞介素Ⅱ(IL-Ⅱ)组31例,THP 30 mg+IL-Ⅱ10万Iu+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THP组35例THP 30 mg+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 min,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是否有膀胱肿瘤复发,并记录全身及局部情况.结果 66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THP+IL-Ⅱ组31例患者中复发4例,THP组35例患者中复发12例,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HP 联合IL-Ⅱ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THP,但是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是否适宜广泛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葛波;杨燕伟;张天禹;高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屈光不正患者中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视光条件下立体视锐度和视差的分析,了解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85例门诊屈光不正志愿者立体视指标,对年龄、屈光参差、远近视力、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等因素与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远立体视锐度与四种因素均不相关;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正相关;交叉视差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负相关;非交叉视差与近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立体视功能各项指标有各自独立或共同的影响因素.立体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作者:王秦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中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ET-1)升高的效应部位以及效应的ET受体(ETR)亚型.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放射免疫技术对中草药肾病ET-1受体的基因表达和ET-1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中草药肾病ET-1、ETA、ETB、mRNA均明显升高;ET-1mRNA主要分布肾皮质小血管内皮细胞、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ETA受体mRNA则分布于上述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ETB受体主要分布髓质肾小管、集合管;中草药肾病血清和尿ET-1含量分别为92.56±32.11 pg/ml和23.78±8.33 ng/mmol均高于对照组65.12±21.36 pg/ml和11.56±6.11 ng/mmoi(P<0.05).结论 增强表达的ET-1结合可能导致肾皮质缺血和水钠代谢异常,是中草药肾病后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日阳;杨清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创穿刺碎吸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52例术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恢复率为71.2%;重残12例,重残率为16.4%;死亡9例,死亡率12.3%,其中7例死于大量脑出血且严重脑疝,1例死于肺部并发感染,1例死于窒息.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能快速直接清除血肿,因此能迅速阻断出血及其占位效应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有效减轻脑损伤、能较大地改善疗效与预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 比较,微创术比较容易地清除血肿,所以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鑑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GF-Ⅰ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线栓法将肾性高血压与正常血压大鼠制备成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流后IGF-Ⅰ的表达.结果 IGF-Ⅰ表达主要位于缺血周边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IGF-Ⅰ在各灌注时间点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大鼠.结论 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GF-Ⅰ表达降低可能是高血压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刁慧芳;赵敏;赵晓霞;庞晋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导管在单个核细胞采集中的应用和护理

    肿瘤病人在手术、放疗及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细胞负荷低,此时运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1].但是肿瘤患者在应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进行单个核细胞采集(简称单采)时,常常因为化疗后血管细,血管弹性差,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因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导致血液流速缓慢,机器出现低血流报警,而导致单采不能正常进行.

    作者:李金花;言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饮食干预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饮食方面指导,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结果 饮食干预3个月后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高血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饮食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叶雪梅;吕玉娣;邓金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静脉穿刺的影响,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75)与实验组(n=75).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穿刺方法 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结果 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由原来90.7%提高到98.7%(P<0.01),同时降低了患者投诉率.结论 心理干预能增加护患之间的感情,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得到提高.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慢性鼻炎81例体会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鼻腔堵塞,而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肥厚.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外科手术等.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同样作用于鼻甲黏膜,虽痛苦少,但均对下鼻甲黏膜破坏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并且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

    作者:魏延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创灼膏治疗1例严重钙剂渗漏的护理

    葡萄糖酸钙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静脉输注时发生外渗将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初期轻者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发红、肿胀、水泡、疼痛.若处理不当,继而发展为皮肤破损、溃疡、坏死,经久不愈(若损害发生在头部将会终生不长头发),后斑痕挛缩影响其功能及美观.

    作者:唐泽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辅以药物治疗小儿脑瘫106例观察

    小儿脑瘫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障碍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肢体的神经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障碍同时伴有视力、语言、视听觉、摄食、癫痫等障碍[1].

    作者:薛菊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