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熊晓燕;舒林英

关键词:超声诊断, 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对68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进行超声检查并诊断.结果 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共68例全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阴道超声诊断49例,符合率72%;腹部超声诊断8例,符合率12%;漏诊11例,漏诊率16%.结论 阴道超声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图像显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其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直观显示可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医学中有限元分析法的应用

    口腔生物力学是一门由力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具有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紧密联系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 ,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中是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

    作者:朱晓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锁定钢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用于股骨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搜集我院根据AO分型为较复杂的股骨各段骨折并经经带锁髓内钉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病例69例,从手术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并综合分析.结果 经卡方检验,两纽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率两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并发症较少且满意度高.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股骨复杂骨折疗效优于带锁髓内钉固定.

    作者:李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Ⅲ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中晚期鼻咽癌(NPC)同期放疗、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初治的Ⅲ期NPC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根据不同的毒性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毒性反应较对照组重,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放、化疗毒性反应.结论 治疗中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和射野皮肤反应,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锦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彻底切除胬肉病变组织,采取术眼或对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覆盖角膜缘、巩膜创面.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仅4例复发,角结膜移植片无充血增厚,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新生血管,上皮愈合良好.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手术.

    作者:任秀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619例LC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6.9%(601/619),中转开腹率为2.9%(18/619),再手术率为0.3%(3/619).中转开腹原因是Calot三角严重致密粘连解剖不清15例,难以控制的出血3例.2例胆漏再次进腹,3例胆漏经通畅引流后治愈.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死亡1例,腹壁严重血肿1例,胆总管损伤3例,经置T管引流治愈.主操作孔感染16例.结论 LC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胆囊病变情况,术中规范操作,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永方;夏盛城;王爱坤;王学斌;王立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5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63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分析血脂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DL-C、TG、TC明显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脂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确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作者:郭金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 对216例有肾绞痛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CDFI观察、比较两侧输尿管喷尿情况.结果 211例患者确诊,漏诊5例;大部分患侧输尿管喷尿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喷尿消失19例,喷尿形态失常或频率减慢125例,喷尿无改变67例.结论 应用CDFI有利于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无肾积水者.

    作者:陆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B超定位下行输尿管碎石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B超定位下行输尿管碎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B超进行患者结合部位的检查及定位,应用KDE-2002A型液电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结果 512例患者共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545次,其中一次碎石成功493例,占96.3%.2次以上碎石成功19例,复碎率占3.7%;碎石成功率达100%,碎石排净率98%.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太山;周亚;王孟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 根据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分别采取取出内固定装置、植骨再次内固定、敏感抗生素换药等方法 治疗.结果 46例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术后并发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其临床分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 及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闵志海;熊力伟;汤武斌;刘碧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伤性肠损伤37例诊治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37例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1处破裂33例,破裂两处及以上4例.合并肝脾破裂3例,胰腺挫伤2例,肾损伤3例,肋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各1例.治愈34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整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外伤性肠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

    作者:邱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V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金纳多和盐酸纳络酮治疗,对照组单用金纳多.对两组智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独立能力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40%,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20%、60%(P<0.01).观察组在治疗8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及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对VD患者同时应用金纳多和盐酸纳络酮治疗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独立能力,延缓痴呆的发展.

    作者:郑爱菊;吴金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17例治疗体会

    外科治疗的肝脓肿主要为细菌性肝脓肿,随着CT、超声等影像学诊断的发展,使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或置管引流术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且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我院自2000年6月至今共用采用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17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允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阑尾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我院25例经病理证实为阑尾肿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有效率为76.0%;随访时间5~7年,死亡3例.结论 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加以重视,术中怀疑病变时立即送检,以确定正确的术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期.

    作者:蔡振湘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直接测定法研究

    目的 用甾类糖苷化合物与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制备的高亲和性酶化合物,结合特殊表面活性剂,通过对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本方法 与磷钨酸镁(PTA-Mg2+)沉淀法和葡聚糖-氯化镁(DS50-Mg)沉淀结合ALBK法相关性良好,分别为r=0.995、Y=1.029X-0.1496和r=0.997、Y=1.0056X-0.0464,批内变异系数(CV)<1.6%,日间CV<2.1%,回收率(100±5)%.三酰甘油(TG)浓度达30 mmol/L,抗坏血酸<2.5 mmol/L、血红蛋白<4.8 g/L和胆红素<30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当用纯的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加入准确定值的新鲜血清中,观察脂蛋白在血清中的反应.结果 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在9.4 mmol/L以内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结论 研究建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标本无需预处理,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王雪民;蒙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探讨

    目的 探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作用.方法 将84例5-12岁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力≥0.8,斜视矫正治愈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增视能训练软件进行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训练,两组对象均应用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检查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同视机双眼视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增视能训练软件训练后的治疗组有三级功能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近立体视觉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显著改善了双眼视功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作者:邱芳芳;叶梅;李惠玲;庄建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 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对12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传统止血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后均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效果确切,出血少,皮肤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

    作者:吴秀春;章慧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剂量麻黄素和阿托品预处理抑制胆系手术迷走反射的临床观察

    胆系手术因牵拉刺激胆囊和胆道直接引起迷走反射,加上硬膜外麻醉对交感神经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病人不仅有牵拉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反射性冠脉痉挛,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作者:常国祥;柏化丽;张璞;张永红;朱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0%甘露醇、山茛蓉碱、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合用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眩晕病人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入院的48例眩晕病人为对照组.20%甘露醇针250 ml、山莨蓉碱针5 mg、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针5 mg混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纳络酮0.8 ml合用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7 d为一个疗程[1].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与出现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现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效果的患者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

    作者:刘真文;彭和平;彭新英;梁宝珍;王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极固宁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体会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痛,刷牙、咬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目前临床所用脱敏药物多种多样,但疗效报道不一[1].近年来,我们采用极固宁脱敏凝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并作了疗效随访,结果表明极固宁是治疗牙本质过敏较好的药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红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