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探讨

邱芳芳;叶梅;李惠玲;庄建福

关键词:增视能, 儿童, 共同性斜视, 双眼视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作用.方法 将84例5-12岁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力≥0.8,斜视矫正治愈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增视能训练软件进行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训练,两组对象均应用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检查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同视机双眼视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增视能训练软件训练后的治疗组有三级功能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近立体视觉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显著改善了双眼视功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 对216例有肾绞痛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CDFI观察、比较两侧输尿管喷尿情况.结果 211例患者确诊,漏诊5例;大部分患侧输尿管喷尿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喷尿消失19例,喷尿形态失常或频率减慢125例,喷尿无改变67例.结论 应用CDFI有利于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无肾积水者.

    作者:陆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17例治疗体会

    外科治疗的肝脓肿主要为细菌性肝脓肿,随着CT、超声等影像学诊断的发展,使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或置管引流术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且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我院自2000年6月至今共用采用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17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允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作为一项崭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方法 .由于手术风险性高,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医师培训,医师间的相互配合等.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注重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真正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作者: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动态血压监测比随测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明显,而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更是一个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1].

    作者:陈小节;鞠传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酶联免疫点化验法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

    结核病(TB)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它不断给全人类带来新的挑战,例如HIV混合感染以及出现多药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等.而结核性脑膜炎(TBM)在结核杆菌感染疾病中表现形式严重,早期诊断难,致残率高,是结核病死亡主要原因.

    作者:杨诺;马涤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7例(A组)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 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随访时间1~6年,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9%,骨融合率74.1%.B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5%,骨融合率95.2%.对于椎间盘摘除,A组骨融合率53.7%,B组骨融合率95.2%.两组椎间盘摘除骨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但对于椎间盘摘除者,B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

    作者:吴炳华;罗明华;凌强;邓高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创穿刺碎吸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 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52例术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恢复率为71.2%;重残12例,重残率为16.4%;死亡9例,死亡率12.3%,其中7例死于大量脑出血且严重脑疝,1例死于肺部并发感染,1例死于窒息.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能快速直接清除血肿,因此能迅速阻断出血及其占位效应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有效减轻脑损伤、能较大地改善疗效与预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 比较,微创术比较容易地清除血肿,所以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鑑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对合并腹水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6例晚期卵巢癌均合并腹水,经腹腔置管联合多帕菲+卡铂化疗,评价临床疗效及能否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16例病例中,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68.7%.生活质量改善率达87.5%.结论 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周林平;罗文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临床分析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的不同临床特点,以供临床诊断.方法 对69例Graves病眼型和38例眼型Graves病病例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发现两者具有特征性眼症,眼睑退缩,上睑下落退缓,眼球前突症状.Graves病眼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且多双眼患病,双眼球突出,病程较长,而眼型Graves病患者多为青状年,约半数无任何自觉症状,且单眼患病多见,主要为单眼球突出.实验室检查眼型Graves病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一般均在正常范围内,Graves病眼型患者T3、T4、TSH常常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Graves病眼型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T3、T4、131I进行确诊,眼型Graves病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眼眶X线片、B超排除眶内占位性病变以确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彭红;聂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2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真;岳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332例病情观察与分析

    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率相对增高等原因,使颅脑损伤病人占综合性外科住院人数的比例逐渐上升.颅脑损伤病情变化急剧,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向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332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分析,为及时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菊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患者,术后2周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吡柔比星(THP)+白细胞介素Ⅱ(IL-Ⅱ)组31例,THP 30 mg+IL-Ⅱ10万Iu+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THP组35例THP 30 mg+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 min,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是否有膀胱肿瘤复发,并记录全身及局部情况.结果 66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THP+IL-Ⅱ组31例患者中复发4例,THP组35例患者中复发12例,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HP 联合IL-Ⅱ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THP,但是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是否适宜广泛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葛波;杨燕伟;张天禹;高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理念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当前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的实际,从实验室实践条件、实践方式、实践考核与反馈等多个角度论述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PBLI)理念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体现了PBLI教学新理念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作者:黄华兴;王水;史京萍;刘武;徐皓;肇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创灼膏治疗1例严重钙剂渗漏的护理

    葡萄糖酸钙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静脉输注时发生外渗将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初期轻者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发红、肿胀、水泡、疼痛.若处理不当,继而发展为皮肤破损、溃疡、坏死,经久不愈(若损害发生在头部将会终生不长头发),后斑痕挛缩影响其功能及美观.

    作者:唐泽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 .结果 所有粉碎性骨折的髌骨得以保留,膝关节功能优28例,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方法 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方法 .

    作者:张绍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Miles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48例

    目的 探求一种更为合理的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方法 .方法 Miles中乙状结肠经腹膜外隧道造口,术后随访.结果 本组48例病人均无造口回缩,无腹内疝等并发症.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该造口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减少近、远期并发症,临床效果好.

    作者:陈祥;张敬彬;刘小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产儿7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患病率和影响其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6年间在我院出生的788例早产儿分为前3年组和后3年组.对每组早产儿的发生率、患病情况、死亡原因、治疗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早产儿比较,早产发生率由前3年的2.45%上升到后3年的3.2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间不同胎龄组间比例和主要疾病种类无明显变化.胎龄愈小,死亡率愈高.改进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通过比较,早产儿的病死率由前3年的6.35%下降到后3年的4.44%,但卡方检验尚无显著意义.结论 产后对早产儿的严密监护和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钱建青;凌万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减少和预防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10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共2239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共发生医源性损伤9例,对每例医源性损伤均进行分析.结果 9例医源性损伤均可避免.结论 胆囊切除术应重视解剖,是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旭;杨忠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教实习护士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 使护士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高.方法 制定适合本院护士的实习计划和带教方法 ,及时发现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结果 通过我们的带教方法 ,实习护士能够很好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结论 经过实践,我院总结的临床带教方法 ,行之有效,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张聪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