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陆建元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输尿管结石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 对216例有肾绞痛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CDFI观察、比较两侧输尿管喷尿情况.结果 211例患者确诊,漏诊5例;大部分患侧输尿管喷尿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喷尿消失19例,喷尿形态失常或频率减慢125例,喷尿无改变67例.结论 应用CDFI有利于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无肾积水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

    目的 提高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对15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表现及术式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创伤性膈疝中手术治愈13例,死亡2例,死亡率15.4%,死于脑挫裂伤脑疝1例和血胸出血性休克1例.结论 创伤性膈疝发病率不高,多合并有多部位严重损伤,及时的诊断、及早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振钧;张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 根据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分别采取取出内固定装置、植骨再次内固定、敏感抗生素换药等方法 治疗.结果 46例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术后并发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其临床分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 及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闵志海;熊力伟;汤武斌;刘碧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影响及对ICP孕妇进行无应激试验(N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5例ICP孕妇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妇的胆酸、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与相应的孕周无线性关系;瘙痒出现的孕周与新生儿出生状况及羊水粪染呈明显相关性(P<0.01),与产后出血量、1 min Aparg评分及5 min Aparg评分无明显相关性;NST正常者与异常者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瘙痒出现时间可作为观察ICP病情程度一项指标.严密监测,并综合评价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廖瑞平;彭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目的 以创建合格药房为契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差距.结论 我们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正确认识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万辉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小儿与成人不一样,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系统组织器言的构造与功能,随着年龄而变化.对疾痛和外界刺激的反应也有显著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点,正确地配合手术.

    作者:彭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1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收集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3年间盆腔炎168例,其中急性56例,慢性112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利用中药金刚藤具有较强的抑菌、抗病毒、且促进附件表面细胞的增长和分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配合实验室等检查,针对性选用敏感的广谱抗生素及硝唑等综合性治疗盆腔炎.结果 本组121例治愈,占72.02%,好转47例,占27.98%.总有效率为100%,其中16例继发性不孕中有12例于1年内相继妊娠.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官成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治疗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而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达22例,占84.6%;对照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仅9例,占37.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能有效改善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王地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作为一项崭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方法 .由于手术风险性高,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医师培训,医师间的相互配合等.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注重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真正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作者: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微量泵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量泵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将144例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按输注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量泵组,传统组采用普通输液法,微量泵组采用定容性微量泵输注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量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微量泵输入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更安全可靠.

    作者:潘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防孕产妇死亡的临床护理回顾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逐渐健全,孕产妇死亡率的发生明显下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间10例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预防孕产妇死亡的产科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Ⅱ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患者,术后2周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吡柔比星(THP)+白细胞介素Ⅱ(IL-Ⅱ)组31例,THP 30 mg+IL-Ⅱ10万Iu+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THP组35例THP 30 mg+5%葡萄溶液40 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40 min,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是否有膀胱肿瘤复发,并记录全身及局部情况.结果 66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THP+IL-Ⅱ组31例患者中复发4例,THP组35例患者中复发12例,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HP 联合IL-Ⅱ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可能优于单用THP,但是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是否适宜广泛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葛波;杨燕伟;张天禹;高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拍背咳痰与振动排痰机对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对照组使用传统拍背咳痰.两组预防措施实施相同时间后对患者胸部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吸痰情况,以及术后6 h与术后48h的动脉血气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病例的排痰感受.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支镜介入吸痰情况,实验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舒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疼痛、恶心等感受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48 h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术后6 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H值两者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PaO2、PaCO2差值与对照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差值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振动排痰机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动态血压监测比随测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明显,而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更是一个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1].

    作者:陈小节;鞠传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激光近视矫正术前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及预防性激光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性光凝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术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眼行术前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 对136例(158眼)患者术前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作者:周水莲;许小毛;曾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产儿护理体会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质量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在活产儿中发生率为568%,死亡率为127%~208%.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早产儿哭声弱,皮肤红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发生低体温;呼吸中枢不成熟,易呼吸暂停,且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吸吮力弱,胃容量小,易引起溢乳,呛奶而窒息.

    作者:孙自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是由各种致热因子引起的损伤,烧伤总面积达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使患者的外表形象及肢体功能发生改变,失去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完整性受损,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大量体液渗出,血容量减少,加之营养失调等一系列的生理改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作者:王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庭康复护理体会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的效果,运用整体护理方法 具体论述在家庭康复护理中运用护理评估、诊断、实施、评价4个程序,支持家庭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王凌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口腔医学中有限元分析法的应用

    口腔生物力学是一门由力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具有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紧密联系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 ,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中是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

    作者:朱晓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奥扎格雷钠+尼莫地平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照组37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14 d.治疗后第3、7、14 d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观察发病30 d内的病死率、DCVS发生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DCVS发生率及SAH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尼莫地平可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

    作者:贾鹏;高志强;陈玉山;高俊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