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治疗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王地梅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低分子量肝素, 皮肤瘙痒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而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达22例,占84.6%;对照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仅9例,占37.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能有效改善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流行性感冒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 ml+利巴韦林0.6~0.8 g+白霉素1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2.5%和5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减少和预防胆囊切除术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10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共2239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共发生医源性损伤9例,对每例医源性损伤均进行分析.结果 9例医源性损伤均可避免.结论 胆囊切除术应重视解剖,是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旭;杨忠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西他赛每周方案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每周方案联合顺铂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曾接受1个含铂方案治疗,采用多西他赛30 mg/m2,静脉滴注60 min,第1、8、15 d给药,顺铂40 mg静脉滴注60 min,第1~3 d,每28 d为1周期.患者的行为状态评分(PS)均为ECOG≤2.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总共化疗周期数为189周期.1例完全缓解(CR)占2.1%,14例部分缓解(PR)占29.2%,有效率(ORR)为31.3%,中位生存时间为37周,1年生存率为33%,粒细胞减少与乏力为主要的毒性反应,其他的毒性反应为脱发和体液潴留.结论 多西他赛30 mg/m2每周给药联合顺铂二线治疗NSCLC有确切的疗效且耐受性好.

    作者:卢凯华;仇金荣;黄普文;刘平;束永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4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7例(A组)与后外侧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 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随访时间1~6年,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9%,骨融合率74.1%.B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5%,骨融合率95.2%.对于椎间盘摘除,A组骨融合率53.7%,B组骨融合率95.2%.两组椎间盘摘除骨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外侧加椎间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但对于椎间盘摘除者,B组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

    作者:吴炳华;罗明华;凌强;邓高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卒中的观察及系统护理

    目的 通过护理脑卒中患者临床经验,总结脑卒中患者的系统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脑卒中病例50例,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记录护理脑卒中患者时有关观察方法 、心理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治疗及临床系统护理,42例病情好转出院,因并发症死亡8例.结论 脑卒中病人的护理是全面系统的过程,其时程长,见效慢,需医护工作者耐心对待.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系统的护理对于帮助病人尽快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与训练将有助于病人重视生活的信心.

    作者:宗小敏;罗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川崎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川崎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同用法静脉免疫球蛋白对川崎患儿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免疫球蛋白单次大剂量应用比连用数天更能有效地减轻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作者:邹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临床分析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的不同临床特点,以供临床诊断.方法 对69例Graves病眼型和38例眼型Graves病病例资料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发现两者具有特征性眼症,眼睑退缩,上睑下落退缓,眼球前突症状.Graves病眼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且多双眼患病,双眼球突出,病程较长,而眼型Graves病患者多为青状年,约半数无任何自觉症状,且单眼患病多见,主要为单眼球突出.实验室检查眼型Graves病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一般均在正常范围内,Graves病眼型患者T3、T4、TSH常常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Graves病眼型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T3、T4、131I进行确诊,眼型Graves病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眼眶X线片、B超排除眶内占位性病变以确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Graves病眼型和眼型Graves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彭红;聂春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与对策

    目的 观察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对240名入院孕妇进行了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问卷调查,并对接受与未接受宣教的产妇进行了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有172例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68例孕妇从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接受过宣教的产妇,在产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能熟练地进行母乳喂养,而未接受过宣教的产妇精神较紧张,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结论 知识缺乏和母亲自信心不足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在产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产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董福梅;祝春红;郭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作为一项崭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方法 .由于手术风险性高,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医师培训,医师间的相互配合等.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注重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真正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作者: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子活力与精子畸形率及抗精子抗体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精子活力与精子畸形率及抗精子抗体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抗精子抗体(AsAb).结果 精子活力与精子畸形率及抗精子抗体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AsAb对精子活动率及畸形率有明显影响,精子形态也同时影响其活动率.

    作者:鲍鑫;刘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治疗痔疮46例研究报告

    目的 探讨吻合器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法兰克曼公司生产的痔上黏膜环切吻合器HJZ32型号对46位患者作黏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的血供断流和切除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悬吊脱垂的内痔.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 min,平均住院3~4 d.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PH是治疗痔疮的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新技术.

    作者:李铂;黄唐剑;刘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影响.方法 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次,1次/d,连用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sVCAM-1浓度变化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VCAM-1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可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恢复,其保护机制可能是抑制sVCAM-1的产生,从而阻断白细胞向缺血区的浸润.

    作者:药海滨;弓东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长春瑞滨加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8例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注射第1 d、第8 d;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 d,同时给予水化、利尿等处理,21 d为1个周期,共3~4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CD)26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33.3%.骨髓抑制为长春瑞滨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减少32例,占66.7%.不良反应通过相应支持治疗均可短期内恢复,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性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小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医院人才的积极性

    医院工作是以医务人员的科学技术才能为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医院内部各种人才(不仅包括医疗护理人才,而且包括医技、后勤、管理、政工等各方面的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取决于业务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主要管理干部的管理才能.

    作者:黄灶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中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ET-1)升高的效应部位以及效应的ET受体(ETR)亚型.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放射免疫技术对中草药肾病ET-1受体的基因表达和ET-1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中草药肾病ET-1、ETA、ETB、mRNA均明显升高;ET-1mRNA主要分布肾皮质小血管内皮细胞、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ETA受体mRNA则分布于上述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ETB受体主要分布髓质肾小管、集合管;中草药肾病血清和尿ET-1含量分别为92.56±32.11 pg/ml和23.78±8.33 ng/mmol均高于对照组65.12±21.36 pg/ml和11.56±6.11 ng/mmoi(P<0.05).结论 增强表达的ET-1结合可能导致肾皮质缺血和水钠代谢异常,是中草药肾病后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日阳;杨清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4例产后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88%,产后2 h内出血者占88.2%,2~24 h出血者占11.8%.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2例,占35.3%;软产道裂伤10例,占29.4%;胎盘因素7例,占20.6%;凝血功能障碍5例,占14.7%.结论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加强孕期管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提高助产技术,重视产后2 h内的观察,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的变化.方法 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日本东芝TBA-4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试剂准确测试血镁浓度,以观察血镁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镁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大多会降低,临床应及时检测分析后进行治疗纠正.

    作者:吴甲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慢性鼻炎81例体会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鼻腔堵塞,而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肥厚.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外科手术等.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同样作用于鼻甲黏膜,虽痛苦少,但均对下鼻甲黏膜破坏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并且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

    作者:魏延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 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分为骶管阻滞组(A组),基础麻醉(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比较术中切皮时躁动、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苏醒.结果 A组麻醉镇痛肌松效果优于B组,且麻醉管理安全,术后苏醒早,安静无痛不烦躁.结论 骶管阻滞镇痛肌松效果确切,镇静深度适宜,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

    作者:蒋益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