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益明
目的 提高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对15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表现及术式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创伤性膈疝中手术治愈13例,死亡2例,死亡率15.4%,死于脑挫裂伤脑疝1例和血胸出血性休克1例.结论 创伤性膈疝发病率不高,多合并有多部位严重损伤,及时的诊断、及早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振钧;张志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院工作是以医务人员的科学技术才能为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医院内部各种人才(不仅包括医疗护理人才,而且包括医技、后勤、管理、政工等各方面的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取决于业务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主要管理干部的管理才能.
作者:黄灶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我院外科于2000年7月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作者:瞿良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成人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2例经V-P分流术治疗的成人脑积水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22例,出院时显著改善17例,轻度改善4例,无改善1例.全部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按压储液囊无阻塞,弹性良好.其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结论 减少手术操作失误,积极处理原发病,是预防V-P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程晓午;徐彬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问卷调对17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敬业精神、理论操作水平、师生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对依据目标进行教学并达标、培养护生各种能力等方面评价较低.结论 ,临床带教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及手段,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作者:周清萍;朱海萍;程宗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地区濒海,在化工及电机等企业工作造成眼烧伤患者较多,严重的眼部烧伤直接导致患者角膜混浊,睑球粘连甚至角膜穿孔、感染、失明,极大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及以后的日常生活.
作者:刘轶;林泉;吕全;余志荣;张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胃上皮细胞动力学变化与胃癌关系,探讨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用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例正常胃黏膜、38例浅表性胃炎、2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0例异型增生和40例胃癌的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检测.结果 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0.5)%、(6.2±2.1)%、(9.8±3.1)%、(5.8±1.6)%和(5.3±1.5)%;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20±1.03)%、(12.3±3.4)%、(22.1±7.2)%、(43.5±10.7)%、(65.7±12.1)%,浅表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凋亡指数与增殖标记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异型增生组、胃癌组凋亡指数与增殖标记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的演化序列中,胃上皮细胞动力学出现紊乱,这可能是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汤建华;吕农华;王崇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痔16例,慢性肠炎8例,细菌性痢疾1例.经治疗后,1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18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6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侯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儿童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常见眼病[1],发病率约为2%~4%,是一种可治疗的视力缺陷疾病.本文对我科诊治的168例儿童弱视作一系统详尽的分析,旨在高度重视此病,并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饮食方面指导,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结果 饮食干预3个月后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不良的饮食习惯对高血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饮食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压.
作者:叶雪梅;吕玉娣;邓金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甲状腺结节按病理分类,良性有腺瘤、囊肿及胶性结节等,恶性有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广泛使用,超声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的诊断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岐;刘晓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彻底切除胬肉病变组织,采取术眼或对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覆盖角膜缘、巩膜创面.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仅4例复发,角结膜移植片无充血增厚,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新生血管,上皮愈合良好.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手术.
作者:任秀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拍背咳痰与振动排痰机对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对照组使用传统拍背咳痰.两组预防措施实施相同时间后对患者胸部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吸痰情况,以及术后6 h与术后48h的动脉血气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病例的排痰感受.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支镜介入吸痰情况,实验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舒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疼痛、恶心等感受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48 h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术后6 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H值两者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PaO2、PaCO2差值与对照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差值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振动排痰机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视光条件下立体视锐度和视差的分析,了解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85例门诊屈光不正志愿者立体视指标,对年龄、屈光参差、远近视力、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等因素与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远立体视锐度与四种因素均不相关;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正相关;交叉视差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负相关;非交叉视差与近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立体视功能各项指标有各自独立或共同的影响因素.立体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作者:王秦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用甾类糖苷化合物与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制备的高亲和性酶化合物,结合特殊表面活性剂,通过对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本方法 与磷钨酸镁(PTA-Mg2+)沉淀法和葡聚糖-氯化镁(DS50-Mg)沉淀结合ALBK法相关性良好,分别为r=0.995、Y=1.029X-0.1496和r=0.997、Y=1.0056X-0.0464,批内变异系数(CV)<1.6%,日间CV<2.1%,回收率(100±5)%.三酰甘油(TG)浓度达30 mmol/L,抗坏血酸<2.5 mmol/L、血红蛋白<4.8 g/L和胆红素<30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当用纯的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加入准确定值的新鲜血清中,观察脂蛋白在血清中的反应.结果 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在9.4 mmol/L以内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结论 研究建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标本无需预处理,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王雪民;蒙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部位深而隐蔽,临床上胰腺损伤少见,仅占腹部外伤1%~6%[1].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胰腺损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胰腺本身特殊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延误诊断及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重视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蒋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 根据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分别采取取出内固定装置、植骨再次内固定、敏感抗生素换药等方法 治疗.结果 46例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术后并发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其临床分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 及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闵志海;熊力伟;汤武斌;刘碧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Ⅴ和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2006年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设计,螺旋CT平扫及三维图像重建,制订手术方案,术中T或L型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3.3%.结论 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术前结合螺旋CT检查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术中力争解剖复位.足量植骨,坚强固定,术后完备的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叔军;查正;杨朝晖;张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瑞媛;林庆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