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侯闵

关键词:直肠癌, 直肠指诊, 误诊, 误治
摘要:目的 分析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痔16例,慢性肠炎8例,细菌性痢疾1例.经治疗后,1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18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6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大剂量肌苷对慢性肺源性低氧血症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低氧血症,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老慢支、肺气肿等)所致,并发感染时,可急速加重,引起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心慌、头昏乏力、腹胀、纳差、烦躁不安、全身皮肤和黏膜发绀、呼吸困难、两肺喘鸣、心率较快、甚至不能平卧,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90%),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35mmol/L).

    作者:李立;王昌龄;茹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治疗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而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达22例,占84.6%;对照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仅9例,占37.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能有效改善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王地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2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真;岳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肾单纯囊肿合并囊性肾癌1例报告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特殊类型,它与肾单纯囊肿因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将我院曾收治的1例典型囊性肾癌并存肾单纯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金明焕;高善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组小鼠γ-干扰素对弓形虫感染孕鼠及鼠胚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u-IFN-γ)对妊娠期感染弓形虫的孕鼠蜕膜T淋巴细胞亚群及鼠胚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孕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感染组、rmu-IFN-γ小剂量治疗组(A组)和大剂量治疗组(B组).采用弓形虫急性感染妊娠第6~10 d孕鼠,不同剂量rmu-IFN-γ腹腔给药,感染后72 h取孕鼠蜕膜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每组随机取5只孕鼠统计各组鼠胚的数目,SABC免疫组化法检查鼠胚中的弓形虫抗原阳性率.结果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蜕膜CD4+、CD4+/CD8+降低(P<0.05),A组和B组两种剂量的rmu-IFN-γ干预后均能提高CD4+、CD4+/CD8+水平(P<0.05);A组和B组中鼠胚的垂直传播率均低于感染组.结论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蜕膜局部细胞免疫受到抑制,注射适量的rmu-IFN-γ可以逆转CD4+/CD8+比值,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降低鼠胚的垂直传播率,对孕鼠及鼠胚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晋柏;陈文玮;王海琦;陈炳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60例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预混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A组)和甘精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锐30R预混胰岛素,B组每晚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两组病人同时合并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共观察6月.观察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应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明显降低.与基线相比,两组中空腹血糖降低幅度相似(P=0.11),治疗6月后,A组早餐后、午餐前、晚餐后以及睡前指血糖值较B组降低(P<0.05).A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幅度更大(P=0.035).A组轻微低血糖和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B组的2.6倍和1.2倍.治疗6个月达到稳定,A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比,降低餐后血糖和HbA1c的效果更好,但相比之下低血糖的发生率稍高,胰岛素的用量偏大.

    作者:朱黎;王奇;李吉华;王丽霞;化小春;马文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绿豆致过敏性喉头水肿1例

    目前有研究证实黄豆、绿豆、红豆、黑豆以及芸豆、青豆等多种豆类也可诱发过敏性症状,其机制与豆类含有较高蛋白质有关.我院2007年接诊一例因绿豆致过敏性喉头水肿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翠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Miles术中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48例

    目的 探求一种更为合理的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方法 .方法 Miles中乙状结肠经腹膜外隧道造口,术后随访.结果 本组48例病人均无造口回缩,无腹内疝等并发症.结论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该造口方式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减少近、远期并发症,临床效果好.

    作者:陈祥;张敬彬;刘小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的诊断

    甲状腺结节按病理分类,良性有腺瘤、囊肿及胶性结节等,恶性有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广泛使用,超声已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结节的诊断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岐;刘晓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癌735例回顾性分析

    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胃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胃镜检查30185例,检出胃癌809例,占2.68%,现将临床资料较完整的735例胃癌患者,按不同年龄组比较临床、内镜、病理及术后生存期,寻找各年龄组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新仁;熊欣荣;徐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良式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月至3岁,采用改良式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结果 15例均痊愈出院,其中小肠应激性溃疡穿孔1例,经再次进腹并行肠切除吻合后获愈.8例随访3个月至2年,未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且获访的8例经B超检查,未见胆管狭窄,6例经消化道造影检查未见造影剂返流入肝管空肠吻合口.结论 改良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炳;王金星;王寿青;陈卫兵;陈宗义;郭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619例LC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6.9%(601/619),中转开腹率为2.9%(18/619),再手术率为0.3%(3/619).中转开腹原因是Calot三角严重致密粘连解剖不清15例,难以控制的出血3例.2例胆漏再次进腹,3例胆漏经通畅引流后治愈.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死亡1例,腹壁严重血肿1例,胆总管损伤3例,经置T管引流治愈.主操作孔感染16例.结论 LC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胆囊病变情况,术中规范操作,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永方;夏盛城;王爱坤;王学斌;王立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与性别、年龄、职业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体检的732例中老年人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6.26%,其中男性25.19%,女性5.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且多伴有血糖、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者患病率23.87%,显著高于体力劳动者7.19%(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别,是发生代谢综合证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建议列为城市中老年人群常规体检项目.

    作者:汤汉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口腔医学中有限元分析法的应用

    口腔生物力学是一门由力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具有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紧密联系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 ,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中是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

    作者:朱晓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流行性感冒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 ml+利巴韦林0.6~0.8 g+白霉素1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2.5%和5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论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和发展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药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学面临严峻挑战.加强药剂科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坚持人才培养,提倡现代化科学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加强制度管理,从而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佳化.

    作者:王长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引流袋简易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体外引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病情观察.各种引流管需接引流袋,有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且需每天更换引流袋.目前临床上患者留置的引流袋或尿袋常用绳子将引流袋绑在床沿下,更换引流袋时,护士需一手解开绳结,另一手托住引流袋,有时遇到绳子死结时,需用剪刀剪开或徒手解结,这样既费力又耗时.

    作者:林菁;王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让学生快速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显微镜是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使用频率高、基本的实验工具,所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显得较为重要.作者根据时间较紧和实验课、职业教育特点作了一些探索,改以往填鸭式教学为仅仅把显微镜当作一种工具,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并配合显微电视投影讲解的方法 .实践证明,此方法 不失为一种快速掌握使用显微镜的较好方法 .

    作者:朱克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早产儿护理体会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质量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在活产儿中发生率为568%,死亡率为127%~208%.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早产儿哭声弱,皮肤红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发生低体温;呼吸中枢不成熟,易呼吸暂停,且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吸吮力弱,胃容量小,易引起溢乳,呛奶而窒息.

    作者:孙自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