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医学中有限元分析法的应用

朱晓堂

关键词:有限元法, 口腔医学, 生物力学
摘要:口腔生物力学是一门由力学、医学、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前沿学科,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具有各学科彼此渗透、相互交叉、紧密联系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它作为一种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应力分析方法 ,在口腔医学中应用中是先进、有效、方便实用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约70%左右需要不同程度接受放射治疗[1].但人们更重视放射治疗的实施,很少关注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所在,其实护理对放射治疗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徐素玲;孙蔚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2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真;岳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儿四肢浅静脉采血方法的探讨

    小儿四肢浅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方法简单,采血后可直接输液,不用二次穿刺,为患儿减轻了痛苦,家长也较易接受.但采用常规的采血方法有出血速度慢、易溶血、采血量不够等缺点.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采血方法进行改进,将采血时挤压肢体改为按摩采血静脉近端,改变采血注射器的位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彻底切除胬肉病变组织,采取术眼或对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覆盖角膜缘、巩膜创面.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仅4例复发,角结膜移植片无充血增厚,角膜表面光滑、透明,无新生血管,上皮愈合良好.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是较理想的手术.

    作者:任秀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17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前驱病史15例(88.23%),起病发热10例(58.82%),头痛8例(47.06%),意识障碍9例(52.94%),惊厥6例(35.29%).15例行MRI检查其中13例,占86.66%.脑电图异常14例,占82.35%(14/17).所有病例均予激素治疗,治愈4例,临床明显好转10例,3例转院治疗.结论 对有前驱感染或接种史,临床表现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特别是意识障碍或惊厥,MRI示脑白质多发性病灶,应考虑ADEM,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作者:朱玲;嵇仁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腺损伤20例诊治体会

    胰腺位于腹膜后,解剖部位深而隐蔽,临床上胰腺损伤少见,仅占腹部外伤1%~6%[1].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胰腺损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胰腺本身特殊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延误诊断及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重视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蒋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对腮腺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鼻咽癌对腮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4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调强组20例和常规组23例,分别进行IMRT和常规放疗,其GTVnx分别为72Gy/35次和70Gy/36~37次.观察两组唾液腺分泌量和口干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调强计划和常规计划腮腺的受照剂量.结果 调强组原发肿瘤侵及区域鼻烟(GTVnx)平均剂量为71.81±1.26 Gy高于常规计划的69.38±0.26 Gy.在放疗的不同时期常规组比调强组唾液分泌量减少更为明显,发生口干症的人数较多、程度更重,差异显著;在随访三个月中调强组唾液分泌量和口干症有明显好转,而常规组无变化.调强组二侧腮腺受照平均剂量、50%容积剂量(D50)均明显低于常规计划,而调强组健侧的剂量明显低于患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鼻咽癌IMRT在确保肿瘤高剂量的同时,使腮腺的受照剂量减少、损伤较轻、功能恢复较早.

    作者:吴堂兵;钱德军;赵明宏;夏春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 观察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以直乙结肠为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治疗组20例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SASP治疗3个月,并与单纯用西药SASP治疗的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亦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结论 白头翁汤加减灌肠联合SASP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作者:汤瑜;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 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对126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传统止血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后均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口出血、手部肿胀、局部过敏情况及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桡动脉止血器止血效果确切,出血少,皮肤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

    作者:吴秀春;章慧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慢性鼻炎81例体会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鼻腔堵塞,而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肥厚.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外科手术等.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同样作用于鼻甲黏膜,虽痛苦少,但均对下鼻甲黏膜破坏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并且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

    作者:魏延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4例产后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88%,产后2 h内出血者占88.2%,2~24 h出血者占11.8%.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2例,占35.3%;软产道裂伤10例,占29.4%;胎盘因素7例,占20.6%;凝血功能障碍5例,占14.7%.结论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加强孕期管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提高助产技术,重视产后2 h内的观察,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开展新型三级护理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我院外科于2000年7月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作者:瞿良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与对策

    目的 观察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对240名入院孕妇进行了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问卷调查,并对接受与未接受宣教的产妇进行了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有172例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68例孕妇从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接受过宣教的产妇,在产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能熟练地进行母乳喂养,而未接受过宣教的产妇精神较紧张,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结论 知识缺乏和母亲自信心不足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在产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产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董福梅;祝春红;郭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作为一项崭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方法 .由于手术风险性高,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医师培训,医师间的相互配合等.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注重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真正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作者: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极固宁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体会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痛,刷牙、咬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目前临床所用脱敏药物多种多样,但疗效报道不一[1].近年来,我们采用极固宁脱敏凝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并作了疗效随访,结果表明极固宁是治疗牙本质过敏较好的药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红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 对216例有肾绞痛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CDFI观察、比较两侧输尿管喷尿情况.结果 211例患者确诊,漏诊5例;大部分患侧输尿管喷尿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喷尿消失19例,喷尿形态失常或频率减慢125例,喷尿无改变67例.结论 应用CDFI有利于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无肾积水者.

    作者:陆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保守治疗消道性穿孔临床体会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急症手术治疗.近年随着消化性溃疡新药物的出现、广谱抗生素及强效制酸药物的广泛应用,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案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将五莲县中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保守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病人48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宋修岐;古苗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对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方法 加强对38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休息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强迫卧位的护理、心理疏导、病情观察、眼部护理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结果 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无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

    作者:陈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品不良反应74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瑞媛;林庆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