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嵇仁祥
目的 分析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痔16例,慢性肠炎8例,细菌性痢疾1例.经治疗后,1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18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6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侯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早孕药物用于中止7~14周妊娠的分析.方法 对304例妊娠7~14周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胎儿及附属物排出后及时清宫,8 h未排出者常规手术.结果 304例病人中有220例完全流产,占72.37%.未产妇不全流产率高于经产妇.实施清宫术时宫口扩张充分,组织易于钳刮,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止7~14周妊娠,减少了引产孕妇的痛苦,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终止中期妊娠的引产方法 .
作者:汪晓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早孕药物流产是临床常用终止早孕妊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妊娠49 d内B超确定宫内妊娠的孕妇.但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仍然是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宫血宁胶囊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制剂,具有收缩子宫,止血凉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我院用其治疗早孕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外科治疗的肝脓肿主要为细菌性肝脓肿,随着CT、超声等影像学诊断的发展,使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或置管引流术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且多数病人经此法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我院自2000年6月至今共用采用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17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允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出率,为临床选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粪便直接接种在含万古霉素琼脂平板(VAP)和含万古霉素肉汤(VB)培养基中,分离菌株用Vitek-AMS仪器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指南做药敏试验.结果 VAP培养基筛选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38株(13.1%),VB培养基筛选出49株(16.9%).从住院病人粪便中分离出31株,其中22株VRE为屎肠球菌,9株VIE为鹑鸡肠球菌;从正常成人粪便分离出25株VIE,其中17为株鹑鸡肠球菌,8株为铅黄肠球菌;22株VRE对万古霉素的MIC>512μg/ml,36株VIE对万古霉素的MIC值为8~16μg/ml.56株(VRE+VIE)对环丙沙星、红霉素耐药率均为75.0%,氨苄西林为80.4%,左氧氟沙星为71.4%,高水平庆大霉素为69.6%,呋喃妥因为57.1%,高水平链霉素为41.1%,氯霉素耐药率较低为3.6%.结论 VB培养基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出率高于VAP培养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布海力且木·吐鲁甫;于艳华;许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出现中间综合征(IMS)是中毒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IMS是发生于胆碱能危象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之间,以隔肌以上肌无力为特征的综合征,重者发生呼吸机麻痹,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3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隐裂牙的不同临床治疗来观察其疗效,以求获得较好的治疗方法 和治疗时机.方法 对100颗隐裂牙分别采取窝沟封闭法、安抚充填法、根管治疗法并追踪观察.结果 经过5年来追踪观察100颗隐裂牙的治疗效果,其中窝沟封闭法12颗,成功10颗,成功率83.3%;安抚充填法32颗,成功24颗,成功率75%;根管治疗法56颗,成功51颗,成功率91%.结论 对隐裂牙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对裂纹较深并有牙髓症状的要及时治疗,疗效好,患牙保存使用率高.
作者:郭大红;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作用.方法 将84例5-12岁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力≥0.8,斜视矫正治愈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应用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增视能训练软件进行训练,对照组未进行训练,两组对象均应用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检查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同视机双眼视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对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增视能训练软件训练后的治疗组有三级功能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近立体视觉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增视能训练软件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显著改善了双眼视功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与重建.
作者:邱芳芳;叶梅;李惠玲;庄建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川崎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同用法静脉免疫球蛋白对川崎患儿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静脉免疫球蛋白单次大剂量应用比连用数天更能有效地减轻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作者:邹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问卷调对17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敬业精神、理论操作水平、师生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对依据目标进行教学并达标、培养护生各种能力等方面评价较低.结论 ,临床带教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及手段,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作者:周清萍;朱海萍;程宗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男性不育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100例男性不育合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观察组)及42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的精液参数及精子顶体酶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炎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活精子率及a+b级精子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精液pH、密度及畸形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以通过改变精液质量,降低精子活力及受精能力而导致不育.
作者:白勇;李轩;张若愚;钟树怀;任卫红;米其武;温庆辉;廖敦;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四肢浅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方法简单,采血后可直接输液,不用二次穿刺,为患儿减轻了痛苦,家长也较易接受.但采用常规的采血方法有出血速度慢、易溶血、采血量不够等缺点.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采血方法进行改进,将采血时挤压肢体改为按摩采血静脉近端,改变采血注射器的位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静脉输液在治疗疾病,抢救病人生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静脉穿刺导致如液体外渗、针头堵塞或脱出、皮下血肿、皮下瘀血、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等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引发的护患纠纷及对病人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作者:罗荣兰;昝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寻找临床适用的检测指标.方法 四氯化碳诱发大鼠急性肝损害,同时使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预防,使用生化检测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改变;使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变化.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有效降低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升高,与之对应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大鼠急性肝损害,其机制是抑制了氧化应激反应和调节了细胞因子网络.上述检测指标和研究方法 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健;李丹;王承党;吴婷;于皆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意义.方法 加强对38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手术期的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休息饮食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强迫卧位的护理、心理疏导、病情观察、眼部护理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结果 3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无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
作者:陈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吸毒成瘾的佳的治疗模式是在药理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与依赖者的生理状况,精神状态,心理稳定程度以及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心理疗法.现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心理疗法与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颖;刘丽;牛春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 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分为骶管阻滞组(A组),基础麻醉(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比较术中切皮时躁动、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苏醒.结果 A组麻醉镇痛肌松效果优于B组,且麻醉管理安全,术后苏醒早,安静无痛不烦躁.结论 骶管阻滞镇痛肌松效果确切,镇静深度适宜,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
作者:蒋益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对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及观察16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0例次透析中常见并发症,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低血压发生186例次,占21.6%,发生率高,其次为失衡综合征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28%、1.16%.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高,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在透析前应做好相充分准备,保证患者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唯一办法.
作者:丁殊节;邹玉峰;朱丽英;聂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临床诊断为DHF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方法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治疗2~3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预后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DHF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向东;方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方法 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而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作为抗凝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达22例,占84.6%;对照组皮肤瘙痒症状改善仅9例,占37.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能有效改善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王地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