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39例护理体会

陈建芳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中间, 周围神经病变, 胆碱能危象, 死亡, 呼吸衰竭, 分析报告, 中后期, 中毒者, 肌无力, 呼吸机, 迟发性, 特征, 麻痹, 救治, 护理, 隔肌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出现中间综合征(IMS)是中毒者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IMS是发生于胆碱能危象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之间,以隔肌以上肌无力为特征的综合征,重者发生呼吸机麻痹,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39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联合盐酸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V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金纳多和盐酸纳络酮治疗,对照组单用金纳多.对两组智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独立能力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40%,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20%、60%(P<0.01).观察组在治疗8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及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对VD患者同时应用金纳多和盐酸纳络酮治疗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独立能力,延缓痴呆的发展.

    作者:郑爱菊;吴金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中草药肾病患儿肾组织内皮素-1(ET-1)升高的效应部位以及效应的ET受体(ETR)亚型.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放射免疫技术对中草药肾病ET-1受体的基因表达和ET-1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 中草药肾病ET-1、ETA、ETB、mRNA均明显升高;ET-1mRNA主要分布肾皮质小血管内皮细胞、髓质肾小管和集合管,ETA受体mRNA则分布于上述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ETB受体主要分布髓质肾小管、集合管;中草药肾病血清和尿ET-1含量分别为92.56±32.11 pg/ml和23.78±8.33 ng/mmol均高于对照组65.12±21.36 pg/ml和11.56±6.11 ng/mmoi(P<0.05).结论 增强表达的ET-1结合可能导致肾皮质缺血和水钠代谢异常,是中草药肾病后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日阳;杨清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36例食管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标准评定食管、气管的急性放射性损伤;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评定毒性反应.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77.8%,治疗后满1年的生存率为61.1%.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4~23个月).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4.4%,Ⅲ~Ⅳ级为63.9%.I~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80.6%和27.7%,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8.8%和8.3%.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减轻放疗毒性反应,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尤传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探讨其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 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革兰阴性(G-)杆茵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吴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教实习护士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 使护士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提高.方法 制定适合本院护士的实习计划和带教方法 ,及时发现实习护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结果 通过我们的带教方法 ,实习护士能够很好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结论 经过实践,我院总结的临床带教方法 ,行之有效,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张聪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引流袋简易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体外引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病情观察.各种引流管需接引流袋,有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且需每天更换引流袋.目前临床上患者留置的引流袋或尿袋常用绳子将引流袋绑在床沿下,更换引流袋时,护士需一手解开绳结,另一手托住引流袋,有时遇到绳子死结时,需用剪刀剪开或徒手解结,这样既费力又耗时.

    作者:林菁;王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尼莫地平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7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奥扎格雷钠+尼莫地平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照组37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14 d.治疗后第3、7、14 d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及观察发病30 d内的病死率、DCVS发生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DCVS发生率及SAH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尼莫地平可有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优于单用尼莫地平治疗.

    作者:贾鹏;高志强;陈玉山;高俊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Ⅴ和Ⅵ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2006年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进行详细的手术设计,螺旋CT平扫及三维图像重建,制订手术方案,术中T或L型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10~23个月,平均1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3.3%.结论 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术前结合螺旋CT检查制定详细手术计划,术中力争解剖复位.足量植骨,坚强固定,术后完备的康复计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叔军;查正;杨朝晖;张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研究证实,动态血压监测比随测血压值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明显,而其中血压昼夜节律更是一个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1].

    作者:陈小节;鞠传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药品不良反应74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瑞媛;林庆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防孕产妇死亡的临床护理回顾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逐渐健全,孕产妇死亡率的发生明显下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间10例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预防孕产妇死亡的产科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屈光不正患者中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视光条件下立体视锐度和视差的分析,了解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85例门诊屈光不正志愿者立体视指标,对年龄、屈光参差、远近视力、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等因素与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远立体视锐度与四种因素均不相关;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正相关;交叉视差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负相关;非交叉视差与近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立体视功能各项指标有各自独立或共同的影响因素.立体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作者:王秦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论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和发展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药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学面临严峻挑战.加强药剂科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坚持人才培养,提倡现代化科学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加强制度管理,从而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佳化.

    作者:王长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胃肠肿瘤3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珠海和佳公司产的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及穿刺针,中科院生产的125Ⅰ粒子.根据CT上肿瘤大小利用TPS计算出所需粒子的佳数量,分别采用模版植入、CT引导下植入、术中植入125Ⅰ粒子三种方法 治疗胃癌、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共33例,术后1月、2月、4月行CT检查随访,根据肿瘤大小的变化评估其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6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84.8%.粒子检出率均达95%以上.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胃肠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是一种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的方法 .

    作者:王刚;王家米;王建国;张植木;曾永庆;何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辅以药物治疗小儿脑瘫106例观察

    小儿脑瘫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发育时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障碍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肢体的神经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运动发育障碍同时伴有视力、语言、视听觉、摄食、癫痫等障碍[1].

    作者:薛菊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肾单纯囊肿合并囊性肾癌1例报告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特殊类型,它与肾单纯囊肿因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将我院曾收治的1例典型囊性肾癌并存肾单纯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金明焕;高善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对合并腹水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6例晚期卵巢癌均合并腹水,经腹腔置管联合多帕菲+卡铂化疗,评价临床疗效及能否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16例病例中,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68.7%.生活质量改善率达87.5%.结论 多帕菲、卡铂联合腹腔置管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周林平;罗文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与对策

    目的 观察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对240名入院孕妇进行了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问卷调查,并对接受与未接受宣教的产妇进行了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有172例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68例孕妇从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接受过宣教的产妇,在产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能熟练地进行母乳喂养,而未接受过宣教的产妇精神较紧张,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结论 知识缺乏和母亲自信心不足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在产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产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董福梅;祝春红;郭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膜式血浆置换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PP)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的变化,探讨PP对两者的清除效果.方法 17例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行37例次单滤法PP,于PP前、后分别取血标本及废弃血浆检测全段PTH(iPTH)、β2-MG、钾、钠、氯、钙离子,同时抽查补充液4%人白蛋白复方氯化钠溶液内钙离子等浓度,比较PP前、后其浓度改变,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PP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391.24±329.76 pg/ml、681.92±584.42 pg/ml,治疗后iPTH明显增高(P<0.005),废弃血=浆中浓度为116.00±62.72 pg/ml;治疗前后血钙分别为2.3025±0.18mmol/L、2.15±0.13 mmol/L,PP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PP治疗前、后β2-MG分别为15.56±9.03 mg/ml、13.44±8.73 mg/ml,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废弃的血浆中浓度为13.48±10.13 mg/ml.结论 单滤法PP后血清iPTH显著升高,可能与补充液中低钙刺激储存的甲状旁腺素快速分泌有关;单滤法PP能有效清除β2-MG,其清除下降率约为17.19%.

    作者:俞香宝;毛慧娟;胡建明;沈霞;黄桂英;邢昌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 根据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分别采取取出内固定装置、植骨再次内固定、敏感抗生素换药等方法 治疗.结果 46例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术后并发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其临床分型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 及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术后产生的并发症.

    作者:闵志海;熊力伟;汤武斌;刘碧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