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李丹;王承党;吴婷;于皆平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适于患者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 .方法 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常规定时气道滴注湿化气道.结果 对照组出现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均高于实验组.气道湿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优于定时气管滴入法.
作者:王仕侠;周启侠;董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性光凝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术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眼行术前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 对136例(158眼)患者术前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作者:周水莲;许小毛;曾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隐神经移位至腓肠神经治疗足跟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马尾神经损伤后导致足跟部溃疡长期不愈的9例患者,采用踝内侧的隐神经移位至外侧的腓肠神经上.结果 术后9例患者随访10~55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足跟、足底外侧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足跟溃疡逐渐愈合,无复发.结论 对神经源性的足跟外侧部溃疡,行隐神经-腓肠神经移位术效果肯定.
作者:贾连军;于跃江;曾志利;樊飞;刁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约70%左右需要不同程度接受放射治疗[1].但人们更重视放射治疗的实施,很少关注治疗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所在,其实护理对放射治疗效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徐素玲;孙蔚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8例非小细胞肺癌,应用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注射第1 d、第8 d;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 d,同时给予水化、利尿等处理,21 d为1个周期,共3~4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CD)26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33.3%.骨髓抑制为长春瑞滨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减少32例,占66.7%.不良反应通过相应支持治疗均可短期内恢复,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性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小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内科保守治疗迄今为止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方法.本院1998年4月至2006年5月对出血量在30 ml以上的天幕上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使用YL~1型血肿粉碎空刺针引流血肿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眩晕病人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入院的48例眩晕病人为对照组.20%甘露醇针250 ml、山莨蓉碱针5 mg、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针5 mg混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纳络酮0.8 ml合用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7 d为一个疗程[1].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与出现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现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效果的患者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
作者:刘真文;彭和平;彭新英;梁宝珍;王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鼻腔堵塞,而造成鼻塞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肥厚.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外科手术等.冷冻、激光、微波、射频同样作用于鼻甲黏膜,虽痛苦少,但均对下鼻甲黏膜破坏较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并且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
作者:魏延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43例,占47.8%;显效45例,占50%;好转1例,占1.1%;未愈1例,占1.1%;总有效率为98.8%.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素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变,由于黏膜的再生改造,后导致固有腺体萎缩,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常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要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王泓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逐渐健全,孕产妇死亡率的发生明显下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间10例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预防孕产妇死亡的产科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 对216例有肾绞痛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CDFI观察、比较两侧输尿管喷尿情况.结果 211例患者确诊,漏诊5例;大部分患侧输尿管喷尿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喷尿消失19例,喷尿形态失常或频率减慢125例,喷尿无改变67例.结论 应用CDFI有利于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及无肾积水者.
作者:陆建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产前宣教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我们通过对240名入院孕妇进行了是否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问卷调查,并对接受与未接受宣教的产妇进行了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有172例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68例孕妇从未接受过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后24 h临床观察结果 表明,接受过宣教的产妇,在产后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能熟练地进行母乳喂养,而未接受过宣教的产妇精神较紧张,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结论 知识缺乏和母亲自信心不足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是在产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母亲对纯母乳喂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产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董福梅;祝春红;郭会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儿童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常见眼病[1],发病率约为2%~4%,是一种可治疗的视力缺陷疾病.本文对我科诊治的168例儿童弱视作一系统详尽的分析,旨在高度重视此病,并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晓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a-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长期效果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同一诊断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应用a-2b干扰素3~5 MIU,肌内注射,连续使用2周后,隔日1次,疗程6月;对照组46例,应用一般保肝降酶药,疗程6月.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血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等.结果 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干扰素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7.1%、52.9%和60.0%、62.0%,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资料表明干扰素治疗组的临床预后亦明显好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干扰素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能够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朱培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寻找临床适用的检测指标.方法 四氯化碳诱发大鼠急性肝损害,同时使用银杏叶提取物进行预防,使用生化检测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改变;使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变化.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有效降低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显著升高,与之对应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大鼠急性肝损害,其机制是抑制了氧化应激反应和调节了细胞因子网络.上述检测指标和研究方法 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丁健;李丹;王承党;吴婷;于皆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PP)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的变化,探讨PP对两者的清除效果.方法 17例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行37例次单滤法PP,于PP前、后分别取血标本及废弃血浆检测全段PTH(iPTH)、β2-MG、钾、钠、氯、钙离子,同时抽查补充液4%人白蛋白复方氯化钠溶液内钙离子等浓度,比较PP前、后其浓度改变,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PP治疗前、后iPTH分别为391.24±329.76 pg/ml、681.92±584.42 pg/ml,治疗后iPTH明显增高(P<0.005),废弃血=浆中浓度为116.00±62.72 pg/ml;治疗前后血钙分别为2.3025±0.18mmol/L、2.15±0.13 mmol/L,PP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PP治疗前、后β2-MG分别为15.56±9.03 mg/ml、13.44±8.73 mg/ml,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废弃的血浆中浓度为13.48±10.13 mg/ml.结论 单滤法PP后血清iPTH显著升高,可能与补充液中低钙刺激储存的甲状旁腺素快速分泌有关;单滤法PP能有效清除β2-MG,其清除下降率约为17.19%.
作者:俞香宝;毛慧娟;胡建明;沈霞;黄桂英;邢昌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与性别、年龄、职业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体检的732例中老年人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6.26%,其中男性25.19%,女性5.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且多伴有血糖、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从事脑力劳动者患病率23.87%,显著高于体力劳动者7.19%(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别,是发生代谢综合证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建议列为城市中老年人群常规体检项目.
作者:汤汉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36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900 mg/(m2·d)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使用14 d,休息7 d,21 d为一个周期.每个患者至少进行两个周期治疗.结果 36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万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SD)10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66.7%,临床获益患者(CR+PR+SD)34例,占94.4%.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复发性转移乳腺癌的有效药物,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联合治疗不会增加毒性反应.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胆系手术因牵拉刺激胆囊和胆道直接引起迷走反射,加上硬膜外麻醉对交感神经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病人不仅有牵拉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反射性冠脉痉挛,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作者:常国祥;柏化丽;张璞;张永红;朱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