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成琼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真;岳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肾病综合征(NS)及肾功能衰竭(RF)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仪测定78例NS组和76例RF组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NS组和R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的检测对NS和RF的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变化的观察有意义.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干槽症为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感染分解,并引起局部继发感染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常于拔牙后3~4 d出现,主要因为拔牙窝缺少血凝块或被细菌污染,拔牙窝内充满污秽腐败物或牙槽窝内空虚,导致骨面、神经末梢暴露,引起剧烈疼痛,且其疼痛呈持续性、放射性.临床统计下颌磨牙干槽率为2.58%.
作者:童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作为一项崭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方法 .由于手术风险性高,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开展呼吸内镜介入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的医德原则:医师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医师培训,医师间的相互配合等.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注重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真正给予病人人文关怀.
作者: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肿瘤病人在手术、放疗及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细胞负荷低,此时运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1].但是肿瘤患者在应用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进行单个核细胞采集(简称单采)时,常常因为化疗后血管细,血管弹性差,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或因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导致血液流速缓慢,机器出现低血流报警,而导致单采不能正常进行.
作者:李金花;言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隐神经移位至腓肠神经治疗足跟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马尾神经损伤后导致足跟部溃疡长期不愈的9例患者,采用踝内侧的隐神经移位至外侧的腓肠神经上.结果 术后9例患者随访10~55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足跟、足底外侧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足跟溃疡逐渐愈合,无复发.结论 对神经源性的足跟外侧部溃疡,行隐神经-腓肠神经移位术效果肯定.
作者:贾连军;于跃江;曾志利;樊飞;刁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胆系手术因牵拉刺激胆囊和胆道直接引起迷走反射,加上硬膜外麻醉对交感神经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病人不仅有牵拉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反射性冠脉痉挛,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作者:常国祥;柏化丽;张璞;张永红;朱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多采用急症手术治疗.近年随着消化性溃疡新药物的出现、广谱抗生素及强效制酸药物的广泛应用,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案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将五莲县中医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保守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病人48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伟;宋修岐;古苗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药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药学面临严峻挑战.加强药剂科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坚持人才培养,提倡现代化科学管理,保障药品质量,加强制度管理,从而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佳化.
作者:王长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四肢浅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方法简单,采血后可直接输液,不用二次穿刺,为患儿减轻了痛苦,家长也较易接受.但采用常规的采血方法有出血速度慢、易溶血、采血量不够等缺点.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采血方法进行改进,将采血时挤压肢体改为按摩采血静脉近端,改变采血注射器的位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忠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用甾类糖苷化合物与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制备的高亲和性酶化合物,结合特殊表面活性剂,通过对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本方法 与磷钨酸镁(PTA-Mg2+)沉淀法和葡聚糖-氯化镁(DS50-Mg)沉淀结合ALBK法相关性良好,分别为r=0.995、Y=1.029X-0.1496和r=0.997、Y=1.0056X-0.0464,批内变异系数(CV)<1.6%,日间CV<2.1%,回收率(100±5)%.三酰甘油(TG)浓度达30 mmol/L,抗坏血酸<2.5 mmol/L、血红蛋白<4.8 g/L和胆红素<300μmol/L时无显著干扰.当用纯的不同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加入准确定值的新鲜血清中,观察脂蛋白在血清中的反应.结果 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在9.4 mmol/L以内对本法无显著干扰.结论 研究建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法方法 ,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标本无需预处理,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
作者:王雪民;蒙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流行性感冒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 ml+利巴韦林0.6~0.8 g+白霉素1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解毒利咽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2.5%和5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芳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并呈上升趋势,高血压脑出血大多数发生于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1],其早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据统计,在我国脑出血约占脑卒中21%~48%,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为50.6~80.7/10万人口[2],它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刘清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腺样体刮除术对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3例(25耳)腺样体刮除术或腺样体刮除术结合鼓膜穿刺术后的疗效.结果 治愈17例,好转5例,术后随诊半年至1年,1例(单耳)复发.有效率为96%(24/25).结论 腺样体刮除术适合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
作者:崔春莲;金永德;金顺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肝脏损害是肾移植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移植肾的存活.2005~2006年在我院施行的肾移植26例中,有6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体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准确鉴别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肾移植术后的肝脏损害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常秀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质量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在活产儿中发生率为568%,死亡率为127%~208%.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早产儿哭声弱,皮肤红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发生低体温;呼吸中枢不成熟,易呼吸暂停,且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吸吮力弱,胃容量小,易引起溢乳,呛奶而窒息.
作者:孙自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收集的7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老年和儿童患者更易发生ADR,ADR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瑞媛;林庆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探讨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痔16例,慢性肠炎8例,细菌性痢疾1例.经治疗后,1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黏膜下切除,18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6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 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少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侯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利用硅胶管通过下鼻道植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23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泪管逆行扩张置管术治疗,连续观察6~1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20眼溢泪消失,1眼冲洗通畅,溢泪减轻,1眼炎症堵塞硅胶管,1眼出现下鼻道渗血,取出硅胶管后出血消失,有效率86.96%.结论 经鼻腔鼻泪管扩张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近期疗效好,而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小,其依从性好.
作者:胡庆华;刘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我院25例经病理证实为阑尾肿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有效率为76.0%;随访时间5~7年,死亡3例.结论 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加以重视,术中怀疑病变时立即送检,以确定正确的术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期.
作者:蔡振湘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