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背静脉放血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甘杨;边风华

关键词:中医, 耳背静脉放血, 扁平疣
摘要:目的:观察耳背静脉放血疗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耳背静脉放血疗法,各周1次,并涂抹0.025%维A酸乳膏于皮损处,对照组为0.025%维A酸乳膏涂抹皮损处.治疗10周.结果:耳背静脉放血疗法能明显改善扁平疣患者皮损情况,临床愈显率为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45.71%.结论:耳背静脉放血疗法能显著改善扁平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优于外涂0.025%维A酸乳膏.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其气道反应性影响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其气道反应性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我院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100例患儿(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进行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组PEF(6.39±0.42)L/s、FEV(2.86±0.97)L、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1.58±0.42)分、哮喘发作次数(1.19±0.45)次/周、哮喘持续频率(2.54±1.36)min/次、总有效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晁华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脑桥梗死表现八个半综合征1例报告

    本文报告1例表现为八个半综合征的脑桥梗死病例.

    作者:王永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PDCA循环在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PDCA循环法在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我国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PDCA循环法,并融合管理学相关理念,对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讨论,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同时对使用PDCA法前后药品管理风险情况进行对比,对今后的管理和优化提供自身建议和看法.结果 在实行PDCA循环策略后,药房用药差错明显降低,麻醉和精神类等合格率也有明显提升,药品过期情况也取得了显著改善.结论 PDCA循环法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药品风险,提高药品服务质量,也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其用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谢婷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中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预后效果比较差,严重情况下会发展成为终末期的肾衰竭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在临床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自我的治理机制,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者倾向于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将会获得更大的进展.本文主要梳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以此来为临床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研究和参考.

    作者:李仕良;王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黄连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对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可以作为很好的抗菌制剂.但是由于黄连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殊以及长期以来对黄连的不合理开采等原因,导致黄连的数量越来越少,限制了药用来源.研究表明:黄连内生真菌能产生具有与宿主活性相同的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而真菌又具有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等特点.如果利用好这些内生真菌,有利于扩大小檗碱的药用来源,终扩大抗菌制剂的来源.本文对黄连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的研究进展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扩大抗菌制剂的来源.

    作者:武艳霜;翁有红;程斯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帕金森病(PD)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市友谊医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PD患者共计40例,据此设计对照组患者40例,通过检测PD组及对照组血浆CRP水平,分析PD患者血浆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年龄及认知功能、情绪障碍的相关性.结果:(1)PD组血浆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D组血浆CRP水平与UPDRSⅢ评分、H-Y分期及MMSE评分的关系:血浆CRP水平与UPDRSⅢ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09,P<0.01);血浆CRP水平与H-Y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677,P<0.01);血浆CRP水平与MMSE评分不相关(r=-0.147,P>0.05);(3)PD患者病程≥4年组较病程<4年组相比,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不同焦虑程度PD患者血浆CRP水平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曲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TORCH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TORCH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接受TORCH检查的妇女进行本次研究,其中有60例妇女为不孕不育,将其作为观察组;60例妇女为优生优育,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TORCH系列中的特异性指标IgM抗体.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OX—IgM、RUV—IgM、HSV—IgM三个血清指标阳性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CMV—IgM血清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CH检查在优生优育中应用,能够有效预防胎儿缺陷,提升优生优育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NCV和SNCV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NCV和SNCV变化情况观察组数据更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6±2.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1±2.4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华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实际效果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低体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阶段鼻咽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温护理的应用,能有效保持患者围手术阶段的体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慧娟;侯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临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间接收的65例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同时行常规DR检查,然后经多层螺旋CT扫描,分别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在不同部位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高达96.92%,明显高于DR检查的12.31%,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且隐匿性骨折的好发部位集中在肋骨、髌骨与腰椎等处.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明显鉴别骨折类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37例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的临床及治疗分析经验谈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7例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儿中,自发性期气胸3例,肺源性气胸22例,医源性气胸12例;保守治疗18例,15例行胸腔闭式引流,4例行胸腔穿刺抽气.痊愈34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新生儿气胸、纵隔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吸入胎粪、使用呼吸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减少窒息可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临床警报认知及警报疲劳程度调查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临床警报认知及警报疲劳程度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对某市的三甲医院的50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他们对临床疲劳的认知、疲劳程度、警报疲劳程度等.结果:临床中护士报警认知程度得分高的,表示他们对报警敏感度高、反应比较快.护士的总得分为(19.5±6.04),其中主要的表现是精神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得分高;工作不同年限的护士疲劳程度是不同的,这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士报警面临的主要问题:护士对报警类型理解困难;当报警时护士能够及时听到的困难;频繁错误的报警护士对报警的关注度降低.结论:护士对报警能够呈积极的态度,但是护士的疲劳程度明显的提高,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护士疲劳程度是不一样的.临床过程中影响护士对报警认知的理解主要是对报警管理的不到位,在未来应该对报警管理实行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报警认知的错误,从而保证重症病房的安全.

    作者:冀晓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浅谈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现状及对策

    学校食品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地区,主要由于食堂环境卫生差,食堂工作人员不注意卫生、食品原料差、食堂管理混乱等有关系.在此笔者探讨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出小的原因并对其提出一定对策,建立相应机关部门监督管理食堂、对食堂服务人员进行治理、食品原料储存方式进行更改等等,以达到食堂食品安全卫生.

    作者:史晓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及生活质量.肢体麻木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无尽的苦恼.笔者在临床中接触很多病例,在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淑荣主任中医师指导下,发现运用针刺络脉放血疗法治疗上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华雪君;王文刚;王田;李淑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对糖尿病伴甲亢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伴甲亢多以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为主,这种方式治疗效果欠佳[1].本次研究所选用的药物是甘精胰岛素和复方甲亢片,本次研究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甲亢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建利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褥期感染治疗的产妇共6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产妇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30例.对照组产妇为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产妇则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增加应用头孢唑林治疗,对两种不同治疗模式下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且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病患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晓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影响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0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食管癌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应用多排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4%、70.37%、76.47%、100.00%,总体准确率为72.22%.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明确病灶周围组织侵犯、疾病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作者:李英杰;陈学军;王擎天;贾亚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实施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儿童中随机选取66例儿童,数字表法分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33例儿童纳入实验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33例儿童纳入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儿童及时接种率96.96%、家长满意度96.96%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吕会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12至2018年4月间,围术期对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进行护理,主要可分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两大环节.术前护理分为生理、心理两大方面.生理护理包括肠道准备、皮肤护理及膀胱准备几个环节;心理护理包括患者入院后的宣教工作,术前的指导工作及心理支撑护理工作.结果 在手术后,是实现围术期手术护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腹痛腹胀护理,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的饮食活动护理.结论 在医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全部康复出院.在相对于常规性护理,围术期护理极大提升了护理成效,为手术顺开展及术后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勤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