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浅议

惠海燕;罗银银;郑晓琼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老人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逐渐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随着老年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心血管疾病也逐渐成为当前为关注的重点之一.心血管疾病属于循环系统疾病,其包括动脉、静脉以及心脏等,其临床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处于较高的价位,并且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心血管内科主要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早搏、猝死、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而言的确需要予以重点关注,但是老年人只要长期接受健康教育,并且严格遵循科学的治疗方式以及服药方法 ,就能够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本文尝试基于健康教育角度探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以求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发生率,达到提升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行肿瘤,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异常的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肺癌肿瘤的相关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及其产物异常产生的一种抗原和活性物质,其中包括蛋白质、激素、癌基因产物等等.对肺癌的相关标志物进行检测能够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帮助判断肺癌的类型,评价对相关病症治疗的疗效等.因此对肺癌相关标志物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肺癌相关标志物进行了研究.

    作者:张帆;张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将连续性护理模式引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观察其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连续性护理模式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包红;陈凤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脑出血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1例

    目的 探究脑出血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例脑出血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急查血气分析后考虑为肺栓塞,给予高流量吸氧、去甲肾上腺素来提升血压,对患者急行肺部增强CT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紧急再灌注治疗,由于患者近期发生脑出血,在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期间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行心肺复苏.结果 经过40min的抢救患者呼吸心跳未恢复,患者死亡.结论 急性肺栓塞是术后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的预防及诊断尤为重要.对于脑血管意外术后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肺栓塞的相关因素,选好抗凝药物的使用时机.

    作者:仇晓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分为参照组(n=36)和探究组(n=41),患者入院后均应用解痉、化痰等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盐酸特布他林溶液.结果:治疗后探究组PaO2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152,P=0.0296),PaCO2明显较参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52,P=0.0487).治疗后探究组患者P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252,P=0.0360),FEV1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32,P=0.0371),FEV1/FVC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632,P=0.0496).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可使其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何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比较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为糖尿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取门冬胰岛素单用的对照组(n=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n=30),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干预期间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利于血糖水平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健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到2017年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以优化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不满意2例,满意42例,对照组患者不满意14例,满意30例,观察组总有满意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满意率6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健康教育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如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究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6.09~2017.11收治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52例,对照组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并发症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9%,明显较对照组14.0%低,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具有明显效果,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5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糖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其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且有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成本分析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ADV联合ETV,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LAM)联合ETV.结果:ADV联合ETV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M联合ETV(P<0.05),其治疗时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的花费低于后者.结论:从成本-疗效分析,ADV联合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LAM联合ETV.

    作者:罗汕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学校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及预防性服药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本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检出情况,并为学校肺结核预防性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校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试验筛查,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用药,连续用药1.5个月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4名患者中,密切接触者81例,一般接触者22例,密切接触PDD强阳性者26例,对其中18例进行预防用药(69.23%),对其随访1年未发病,8例未进行预防(30.77%),随访1年后发现发病2例(25%).结论:PPD试验是检查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肺结核阳性率的有效手段,对强阳性者进行预防用药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

    作者:娜仁其其格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50例复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组和3D技术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及CT扫描,而3D技术组患者则进行3D模型重建.结果:3D技术组相比较于常规组患者而言,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技术组患者住院费用稍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D技术组患者解剖复位率(88.00%)明显的高于常规组患者(64.00%),而且HSS评分也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价值,能够提高解剖复位率、HS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等,可是在价格方面也较高,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黄树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浅谈关于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治疗手段

    妇科疾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导致患者出现精神不振、焦躁不安、浑身无力等症状,甚至出现不孕不育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状况.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避免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本文即对部分常见的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治疗手段进行探讨.

    作者:言小素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中医六行理论

    我国现行的是中医五行理论.其实中医的高境界是九行理论.我今天要推出的是中医六行理论.这是我父亲李永伟潜心研究多年的知识结晶.今天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研究.

    作者:李宗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和无排卵.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稳定和生活质量.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过程中,促排卵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现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现状作如下阐述.

    作者:倪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运用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的55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口腔溃疡外,其余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45%.结论:临床上给予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不良情绪,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ICU气管插管清醒病人应用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的效果

    目的 分析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应用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综合ICU接受治疗的9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其实施问卷调查,按照调查结果 了解清醒气管插管病人非语言沟通宣教内容.结果 病患对宣教内容的满意度达到了97.4%,调研过程中未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结论 将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应用在治疗ICU气管插管清醒病患的过程中,基本符合其需求,从而既提升了病患的满意度,同时也减少了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机率.

    作者:贾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显著少于对照组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立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与疾病了解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关于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况与疾病了解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进行食管癌术患者的家属,采用我院自制的食管癌知识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分析与家属的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焦虑评分与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参与心理治疗呈正相关,抑郁评分与参与心理治疗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家属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可改善患者家属心理焦虑、抑郁的情况.

    作者:粟宇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升外科护理的质量,减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缺陷发生,因此,必须要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方法:实行风险管理,需要我们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制定相对完善的外科护理风险预防制度,加强相关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建立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小组,提高护理高危环节和时段的管理意识,要对护理的整个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严谨的落实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结论: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提升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预防意识,不仅预防了护理缺陷的发生,还提升了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安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脊柱损伤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Cobb's角及椎管占位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疗效方面,优29例、良25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90.00%(54/60).结论: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庆;卓祥龙;汤中飞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