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王莉娟;丁倩;李亚玲;罗秋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伴随着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中损伤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起死亡事故中,我们要了解死者的身份、死亡是不是事故造成的、终的死亡原因.就需要法医对死者进行相关的检验,通过检验判断死亡原因,明确死亡性质,推断死亡时间,分析、认定致伤工具,并同时进行个人识别,为侦察、审理案件提供证据的检验方法.
作者:顾苏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评价.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为对象,首先接受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再接受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的血流量(74.80±16.15ml/min)更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1.30±0.20)及子宫动脉阻力指数(2.89±0.95)更高,P<0.05;研究组准确检出率(8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更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
作者:张柯;宋朝芳;邹正霖;王荔;黄泽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中医保健干预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15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保健干预,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的情况.结果: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保健干预应用在老年人的健康干预中,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中药配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具体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中药配方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医灌肠法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比较理想,具有取材价廉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闫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8例,均给予超声诊断与腹部CT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在超声诊断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与胃肠道间质瘤分别诊断出34例、11例、45例,准确率为93.75%;在腹部CT诊断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与胃肠道间质瘤分别诊断出24例、7例、31例,准确率为64.58%,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漏诊情况较少,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及早发现与治疗有积极作用,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官晓波;付国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视觉功能训练对斜视以及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诊的斜视以及弱视病患67例,并将其分为弱视组和斜视组,斜视组32例病患,弱视组35例病患,对两组病患均采取综合性视觉功能训练,并将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在进行了综合性视觉功能训练后,两组病患的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弱视以及斜视的病患采用综合性视觉功能训练,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训练安全对眼睛不会造成刺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严晶;陈文贵;他红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早在1993年FOXC2就已经被发现,通过不断的研究,对其了解不断的深入,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愈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大家观众,本文就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建嵘;马得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某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虽刚起步,但已经促进了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重视单病种质控过程,促进全院医疗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控费水平.
作者:霍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偏头痛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利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平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DLBCL病例中CMYC、BCL6、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其在DLBCL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1-2017.1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且确诊的DLBCL患者.分别讨论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生存资料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作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作多因素生存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预后分析示CMYC阳性、P53阳性、BCL6阴性为OS、PFS共同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P53阳性为OS、PFS共同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BCL6阴性单独为O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P53表达、BCL6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其中P53表达阳性为负性作用,BCL6表达阳性为正性作用,CMYC的表达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琪;任翠爱;卞倩玉;马风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月经不调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0)以及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较对照组(86.00%)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月经不调患者通过实施中医护理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改善其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付海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诊断中进行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糖尿病患者50例,接受生化检验,另外选取50例健康受检者,同样接受生化检验,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进行生化检验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尽早确定合理处理方案.
作者:袁琴;邓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各2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血液生化学检验,观察、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急性组、慢性组各项微量元素指标、各项血清酶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急性组、慢性组除血铬外的其他微量元素指标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清酶类指标也均显著下降,其中,急性组除血铬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外,上述其他指标几近恢复至正常,而慢性组上述指标依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验有利于了解白血病患者病情,便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消肿方联合微波治疗痔术后水肿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痔疮患者,经患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采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及微波理疗,观察组采用消肿方联合微波理疗.观察两组患者3天、6天的水肿情况及术后痊愈时间.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的水肿积分分别为0.92±0.23、0.41±0.10、明显低对对照组1.45±0.42、0..98±0.30,两组统计学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后痊愈时间,观察组为21±4.5天,对照组为26±4.2天,两组统计学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消肿方联合微波治疗痔术后水肿,治疗效果好,恢复时间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宝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对于腹部创伤的患者,若其内脏受损并引发大出血与休克、炎性病变以及腹膜炎等症状,一定要确保诊治进行的时效性,否则对其生命安全性构成威胁.如何使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得到有效治愈,并且大限度减轻其疼痛感,这已经是众多外科医生积极研讨的课题.
作者:刘学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安宁疗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临终安宁疗护;评测护理前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评分(QLQ-C30),并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测护理前后癌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系统疗护,本组患者的QLQ-C30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临终期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常辰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取的90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平;雷晓玲;鲍杰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并发症出现几率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平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深入探究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马玲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上腔静脉综合征为肿瘤常见急症,西医放化疗、手术及介入治疗存在条件限制和相关风险,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受到限制,而中医药能够减轻相关不良反应,且疗效持久,因此探讨总结中医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机制及方法,为临床治疗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丁倩;王莉娟;宋婷婷;罗秋月;李亚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