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郑德华;刘敏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护理, 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周期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痛风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痛风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危险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能减少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和复发次数,有效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医治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模式探讨

    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财务管理只能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近几年的医院财务管理技术已经逐渐向信息化靠近,不再局限于传统简单的财务资金管理.大数据时代为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创新性的发展道路,使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均得到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本文对当前大数据下的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型模式措施策略.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60例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核磁检查结果分为A组(30例,无颈动脉斑块)和B组(30例,有颈动脉斑块),对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TC、TG、LDL-C、Apo-B、IMT以Apo-B/Apo-A1明显升高,HDL-C和Apo-A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BMI、FBG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斑块有着密切的关系,颈动脉斑块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葛东泉;耿学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周期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痛风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痛风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危险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能减少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和复发次数,有效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医治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郑德华;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规范化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实施的效果探讨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探究规范化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实施的具体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我院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成立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察,有效的监察,促进静脉治疗操作的规范化,促进PICC技术的有效推广,就静脉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定期进行总结性分析,并且结合这些不良事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我院于2017年对静脉治疗采用安全管理的模式开展,相比较规范化静脉治疗安全管理没有实施前的2016年度,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医疗事故的概率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并且前后对比有统计意义,就两个年份患者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发现2017年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2016年患者对护理满意反应一般,并且统计的具体差异也具有意义.研究结论:由于静脉治疗应用比较广泛,比较特殊,所以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需要做到位,采用规范化静脉治疗安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是符合具体要求的,能够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降到低,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群体的认可,所以该种管理模式值得关注和推广.

    作者:胡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各2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血液生化学检验,观察、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急性组、慢性组各项微量元素指标、各项血清酶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急性组、慢性组除血铬外的其他微量元素指标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清酶类指标也均显著下降,其中,急性组除血铬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外,上述其他指标几近恢复至正常,而慢性组上述指标依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验有利于了解白血病患者病情,便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临床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状况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继发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案尚无系统化,但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干细胞移植等疗法较为流行,而又以生物制剂较为新颖,因此本文对上述各疗法做简要概述.

    作者:贾曰旺;曹安;李禹韬;姚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分析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之中的效果,探究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在临床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2月10日-2018年02月30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盲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以患者治疗前后顺序纳入,观察组40例进行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40例进行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治疗,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四妙勇安汤合阳和汤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蔺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取的90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平;雷晓玲;鲍杰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与对照组7.4%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强;王翠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胫骨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胫骨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74.07%,比观察组患者的92.59%低(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骨痂形成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多,(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 胫骨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医改政策的逐渐深入对医院的各个方面的影响都非常重大,在新的财务制度的影响下,医院的财务信息质量和分析能力也需要提高进步,医院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来适应新政策,这样才能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本文重点指出医改后医院财务管理现在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实际情况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措施来改善医院的财务管理,期望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够良好地实施.

    作者:鄂晶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将本院患者作为样本,调取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样本、检验过程、检验人员三方面出发,分析导致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原因.结果:由标本因素所致误差,占比26.53%,由送检因素所致误差占比31.64%,由检验操作所致误差占比19.38%,由检验人员所致误差占比22.45%.各项数据对比,送检因素占比高,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在确保样本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缩短送检时间、严格按流程操作,降低误差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作者:石佩举;陆道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枳实消痞汤联合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02例

    目的:对枳实消痞汤联合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先就诊的51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51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配合枳实消痞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0.3%(P<0.05).结论:枳实消痞汤联合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述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疗法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试验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并比较患者治疗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患肢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疗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观察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情况.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共计102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给予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服药24h内疼痛症状消失例数,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管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还是用法莫替丁治疗,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更佳,比应用法莫替丁要好.

    作者:韩丽;李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呼吸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常规平喘和抗炎治疗方法和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在儿科呼吸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探究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5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290例,对比组290例.三个月后对两组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此获得调查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呼吸疾病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周晓;尹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应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鹏斌;车彪;喻忠斌;左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ECG联合UCG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心电图(ECG)联合超声心动图(UCG)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CHD患者58例,按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分合并组(n=27)、未合并组(n=31).均行ECG、UCG检测,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未合并组PASP低于合并组,RAd及LVDd小于合并组(P<0.05);未合并组QTc间期、Rv5振幅、Sv1振幅绝对值低于合并组(P<0.05);两组QRS电轴、R1时限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CG、UCG均可作为左向右分流型CHD诊断的重要方法,联合诊断有助于区分CHD是否合并PAH,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杨锐忠;杨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CMYC、BCL6、P5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目的:对DLBCL病例中CMYC、BCL6、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其在DLBCL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1-2017.1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且确诊的DLBCL患者.分别讨论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生存资料之间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作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作多因素生存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预后分析示CMYC阳性、P53阳性、BCL6阴性为OS、PFS共同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P53阳性为OS、PFS共同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BCL6阴性单独为OS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P53表达、BCL6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其中P53表达阳性为负性作用,BCL6表达阳性为正性作用,CMYC的表达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

    作者:宋琪;任翠爱;卞倩玉;马风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对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选择鼓膜成形术以及药物保守方法治疗后获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2月收治的82例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41例):采用药物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药物保守方法+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近远期疗效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63.41%)对比,观察组(92.68%)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12月治疗总有效率(80.49%)对比,观察组(97.56%)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选择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在提高近远期疗效方面可以获得理想效果,从而促进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刘婷;尹凤凤;黄校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