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新进展

唐睿

关键词:人工气道,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 湿化管理
摘要:正常情况下,鼻腔、咽腔及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湿化处理而后流至下呼吸道,但是在人工气道建立后,所吸入气体则直接经人工气道进入下呼吸道,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而增大气道阻力,引发呼吸困难、窒息等危险事件.因此,在人工气道建立后,需要进行湿化管理.作为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气道湿化质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情况以及病患康复进展,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安保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和缩影,是全天候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医院保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和职工的安全,也影响医疗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如何在新医疗形式下做好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所有安保人员不断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构建一套安保网格化管理体系能大大增加医院的安全防范能力,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是医院安全稳定的基石、探索和实践.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应用卡培他滨口服给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41老年患者给予紫杉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1例老年患者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显著低于对照组34.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12.18±1.27)个月长于对照组(8.17±1.0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应用口服卡培他滨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梁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

    阿司匹林(Aspirin)也被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状药物.该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对于感冒、发热也有很好的退热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阻止血栓形成,对于心肌梗死、脑局部缺血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等作出综述,表现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牙周基础治疗与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撷取的35例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冠延长术治疗.结果:治疗前、后,35例患者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前牙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病,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冠延长术治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马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急性阑尾炎具有发病急、病患疼痛焦虑等特点,确诊后通常在患者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此病发病率高,受众人群广,如何更好的对此症患者进行护理,建立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路径并良好实施,是摆在当前医院护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研究此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洪燕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诊的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施以护理风险管理)各70例,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投诉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确保了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

    到目前为止,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护理管理方式,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精细化护理管理的自身作用.下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作者:朱红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82例乳腺癌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王瑾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及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

    目的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心衰、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目前人类的重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因此,有效治疗高血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式及常用药物作一综述.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

    妇产科是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的一个比较特殊科室风险性极高,在所有科室中,发生医疗事故及护理纠纷处在第一位[1].这是由于医护人员会间接、直接地接触产妇比较容易感染的血液、体液等,还经常接触到各种生物化学消毒剂、X线等,由于临床上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妇产科护理中不能满足产妇及家属的要求,这就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本文探析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出现.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肺部CT多发磨玻璃结节的病理诊断研究

    目的:探析肺部CT多发磨玻璃结节的病理诊断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9月对肺CT上存在磨玻璃结节(GGO)且存在病理诊断的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在病理诊断中的特点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本研究96例患者中,有26.04%患者为多发GGO,有73.96%患者为孤立GGO.多发GGO组中,男女所占比例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经病理诊断,28.26%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1.74%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34.78%为腺癌、15.22为其他.在孤立GGO组中,12.86%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5.71%为细支气管肺泡癌、44.29%为腺癌、17.14%为其他.结论:肺多发磨玻璃结节的病理检查有所不同.经随访发现,而二者结节预后相似.

    作者:黄挺;柳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与个性化营养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与个性化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261例,对所有住院患者应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进行评估,将存在风险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住院时间与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16.61±4.0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05±4.5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实施个性化营养干预,对改善其营养状况有着积极影响,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增强免疫力.

    作者:王妍;关井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诊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复发率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模式的效果、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急诊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2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6例.参照组采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实验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其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安全性水平较高、复发率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声中频导药仪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治疗中采用超声中频导药仪,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8例胃肠道术后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9例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超声中频导药仪(胃肠宁贴片)处理,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42.22±8.14)h、腹胀缓解时间(35.44±4.82)h、首次排便时间(73.56±25.22)h、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胃肠道术后患者治疗中采用超声中频导药仪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施大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给予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治疗,分析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15%、ALT(20.8±10.1)U/L、GGT(37.4±7.2)U/L、AST(39.1±8.3)U/L均获得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治疗后TBLL、治疗后ALP、药品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均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杨春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人性化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分组观察,采取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护理结果 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平均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中,对提高满意度、减少出血量起着显著效果,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曾丹;魏旭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的进展分析

    双相情感障碍(BPD)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病伴随抑郁发作的一类心理障碍.该疾病的功能疾病较高,病程较长,临床复发率较高,治疗难度较高.长期以来该疾病一直收到各项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视,并将该疾病列为中度至重度致残性疾病.而认知功能障碍是BPD患者缓解期难以恢复的重要原因.一般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与心理治疗方式,不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现针对双相障碍认知功能的特点及非药物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便于临床更加全面的了解BPD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更加科学有效的认知康复手段.

    作者:周龙川;农玉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灸法防治体虚易感者临床研究进展

    本研究主要采集和分析从一九九三年到二零一五年艾灸防治体虛易感者的临床治疗病例,而且将这些案例和推拿、针刺、中药等治疗方式进行比对,并总结出灸法对于体虚易感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艾灸疗法主要指化脓灸、三伏灸、艾灸配穴三种治疗方式,它们对于患者病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艾灸还能够减少患者年内感冒率,增进患者体虚的身体素质,增加患者免疫力.

    作者:董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试论医疗机构的数据备份及恢复

    医疗机构的数据保护直接关系着机构的健康运用,关系着患者的病历档案.那么如何做好医疗机构的数据保护及其备份恢复工作,这对信息化视角下保障医疗机构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立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小儿雾化吸入的应用与护理进展

    小儿呼吸道疾病是儿科中高发疾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咳嗽咳痰以及流鼻涕等,对小儿后期生长发育有着严重影响.针对此类患儿疾病治疗措施中,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雾化吸入主要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为微小雾粒并悬浮于气体当中,终形成气雾状并输入到患者呼吸道之中,予以呼吸道湿化以及药物吸入治疗方式.临床上针对患儿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措施,主要是将药物作用于病变位置,与口服药物相比较,具有用药量小、见效快以及不良反应较少优点,并且在患儿输液、休息以及睡眠中均可接受雾化措施,本文就临床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措施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梁华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