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宁;陈博君;闫若东;朴仁京
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吞咽障碍系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与吞咽功能有关的肌肉无力、不协调、瘫痪或运动不精确所致[1].吞咽障碍不仅可引起营养不良、误吸、误咽,导致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而且长期鼻饲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与并发症.我科2002年8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静;张元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联用生长抑素,患者β细胞恢复情况.方法自身前后对照8例新诊断T2DM并高血糖;短期1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同时使用生长抑素.结果治疗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出现明显增加的C肽曲线下面积.结论对伴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同时使用生长抑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陈利强;王川;夏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10年间80例胎盘早期剥离病例.结果胎盘早期剥离有明显病因及诱因者占70%,其中以妊高征、脐带因素、胎膜早破为主,占51.25%;临床表现以腹痛、阴道流血常见,占38.75%,但体征典型者少,约62.5%的胎盘早期剥离无明显体征.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胎心异常伴不明原因早产,高张子宫均应考虑胎盘早期剥离.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分娩方式.
作者:马继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门诊高脂血症患者予晚间服辛伐他丁,剂量20 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一C)、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TG、TC、LDL-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ALT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过程的严重不良反应有: 2例出现轻微的ATL升高,占6.7%,停药后1周复查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及CPK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轻,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改变或加重的情况,能持续用药.结论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下颌智齿因阻生而不能正常萌出是导致冠周炎反复发作的主要解剖因素.形成阻生的直接原因是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位置不足.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可在同侧颌面部形成皮瘘,即相当于下颌第一磨牙咬肌前下角形成皮瘘.肿胀时大时小,经久不愈.本文就近20年来我科诊治的23例下颌智齿冠周炎致皮瘘总结如下.
作者:陈昆达;李美琼;秦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佳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检查,具有1.5%~20.0%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本文对30例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牛志青;尤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选择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1例,评价疗效.方法用生理盐水10 ml,确炎舒松-A30 mg,2%利多卡因10 ml,配成复合液20~25 ml,经骶管注射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周1次,3次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获得随访89例,随访时间5~12个月,优良率86.5%.结论骶管注射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红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提取大理百合中的多糖并对其总糖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Sevag法(用氯仿和正丁醇按5∶1的比例进行萃取,以除去蛋白质)除蛋白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总糖含量.结果大理百合粗多糖含量为82.9%.结论实验表明百合多糖得率较高,本实验结果对开发利用大理地区百合资源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静华;李芬;汪祖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作者:戴燕彬;卓岳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癫痫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不仅其诊断和治疗困扰着临床医学工作者,其它引发的诸多社会和家庭问题,更是医学界和社会学界共同和研究方向.如何对待和帮助癫痫患者,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疾病;如何教育社会人群,以使癫痫患者有正常的生活空间,获得受教育、就业及婚姻的机会,是目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专业人士,以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静;黄昭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比例已从1:167~332上升至1:56~93[1].但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在未破前可得到早期诊断,这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患者免予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有甲氨喋呤(MTX)及氟尿嘧啶治疗成功的报道 [2]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介素-8(IL-8)的变化以及IL-8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肾病综合征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血清IL-8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作统计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急性期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解期患儿组;缓解期患儿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期和缓解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患儿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缓解期.患儿急性期血清IL-8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 IL-8在血清中的含量与肾小球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儿IL-8水平进行监测对判断肾病综合征损伤、预后等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温博贤;翟艳晖;邝小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由于胶片制作不当而造成掉片和非特异性着色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在胶片制作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改进,以提高胶片质量,经长期实践,显示效果不错,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静;陈书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儿童中很常见,临床表现多样.通常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出现剧烈干咳,偶咳血丝痰,气促,发热,体格检查常常在整个病程中无何明显阳性征,少数有干、湿性罗音,胸片多见斑片状或斑点状阴影,MP-IgM或MP-IgG检测阳性.近年来MP感染引起肺外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报道也不少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数例典型的以哮喘为突出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北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阻滞外周伤害性信号的传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减少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有利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使患者血糖在围手术期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本研究旨在再次验证这种麻醉方法的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作者:杨祖悌;薛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选取129例胃肠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并给予肠外营养(PN)或PN+肠内营养(EN)进行营养支持.并对支持前后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PN+EN进行营养支持的84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单纯给予PN组的病人.结论早期合理给予PN+EN有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的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志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4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40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与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15例正常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组的平均孕龄、双顶径、股骨长、新生儿体重、男性新生儿比例、母亲年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胎位异常、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产后贫血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发生率及母亲孕产次数、身高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以男性为多; 其发生与其母亲年龄、孕龄、体重等因素有关;可使剖宫率增高,分娩期并发症增加.为提高产科质量, 降低围产期并发症, 定期产前检查,根据妊娠情况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运动,适时分娩是预防巨大儿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丽平;胡艳;张静媛;杜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是在中毒急性期因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出现急性肺水肿,或由于反跳或中间综合征以及呼吸道管理不当等所致.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这一严重临床表现,尚未引起临床上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问题,结合我们临床资料作如下讨论.
作者:姜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因急性缺氧引起的损害.方法总结103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中有心脏损害者75例的心电图表现和心肌酶改变.结果治疗后心电图正常44例,好转2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达94.29%.急性酒精对心脏损害程度与中毒的时间和程度呈正比.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心脏损害比神经系统损害更易致死.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的损害大多数是可逆的.早期做血液透析治疗,静脉点滴营养心肌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损害可很快恢复.
作者:刘子永;罗小英;吕惠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测定38例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均低于正常人(P《0.01).针对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进行相应治疗,复发的次数相对减低,复发的间隔时间也随之而延长.结论复发性口疮发病机理可能与机体T细胞免疫水平有关, 免疫功能降低是病因之一.
作者:陈梦云;陈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