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探讨

李红莉;李庆

关键词:儿童哮喘, 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在防治儿童哮喘疾病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病例数共计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在正确使用激素药物、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诊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针对哮喘患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患儿家属能够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正确使用药物,降低复诊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护理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职院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将医学教育作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作为医学生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医患沟通教学,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鉴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模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作者:雷蕾;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al ergicrhinitis,AR)是指当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以IgE介导为主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涕、眼痒和鼻塞等,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目前治疗AR主要采用免疫治疗方法,该方法也是当前能显著改善病情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进步,各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不断出现并应用与临床,为AR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主要对AR的免疫治疗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清创缝合术在急诊面部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面部外伤者临床给予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4.8-2016.3期间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72例面部外伤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经济、意愿情况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53例(行美容清创缝合术),术后门诊随访半年,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伤口恢复情况,统计患者对手术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恢复优良率、满意度为96.2%、71.7%高于对照组73.7%、26.3%,P<0.05.结论 面部外伤者急诊给予美容清创缝合术治疗,伤口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黄散治疗产后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散治疗产后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产后会阴部出现皮肤软组织红肿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金黄散外敷,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一周为一疗程,一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88.89%(16/18),对照组总治愈率为55.56%(10/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985).结论 金黄散外敷治疗产后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施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在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哮喘患儿分成25例每组.一组采取基础护理(对照组),一组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各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鸣音、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持续时间(4.10±1.28天、1.63±0.15天、0.84±0.26天、2.51±1.32天)更短(p值<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急性哮喘患儿缓解各症状,提高机体舒适度.

    作者:秦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膳刍议

    从药膳定义出发,对药膳的内涵进行探讨,从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药膳原料、烹饪技术等方面对药膳进行阐述,试图为药膳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潘洪;王庆稳;徐厚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在本医院中选取了100例2017年5月-2018年1月进行了手术的患者,然后随机把他们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小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术后访视,对比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百分之九十七,而对照组只有百分之八十,说明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马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室出血应用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28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两组.予以保守治疗的14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的14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数据结果经证实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予以微创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治疗,不仅可以使脑积水发生率降低,同时可以使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王朝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基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为97%,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10%,可见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以此来提升基本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雅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41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77.27%)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高(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作者:王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医院在2016年4月份至2017年10月份的脑卒中患者病历,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焦虑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思怡;谢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针灸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病例数为8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以及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阶段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获得显著的改善.

    作者:侯惠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系统健康教育应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健康教育,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测试分数、半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测试分数显著较高,半年复发率与关节疼痛程度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系统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关节疼痛程度,而且还能减少半年复发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外伤性脾破裂术后的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使用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共13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后综合护理,将两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更优,P均<0.05.结论: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康复进程得到优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62例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者作为对照组,62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心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曲美他嗪基础上,给予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律失常,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炳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均通过低分子肝素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按照其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50%、12.5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与空气压力波联合进行治疗,并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应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久;杨路路;姜竹冠;秦建;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X线平片和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运用分析

    目的:研究X线平片与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42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对其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CT影像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分别作为X线组和CT组,对比两组检查时间、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7.88%,检查时间(8.19±2.61)分钟,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1.69%,检查时间(3.61±2.09)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脊髓受损情况表现不明显,利用CT影像检查能够明确观察到患者脊髓、神经、血管的损伤细节,为患者治疗的指导作用更加明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赵磊;田利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的探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行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计嘉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