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静

关键词:手术室整体护理, 宫腔镜检查术, 主观感受,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共9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HR、MAP水平在术中、术后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术患者行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主观感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因严重创伤性休克接受急诊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急诊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50例患者中共有48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抢救失败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6.0%.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做好急诊抢救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体位、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等,通过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浅谈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分水岭区脑梗死(简称CWSI),是指相邻脑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的局部缺血造成的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低血带梗死.本病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较高,常呈急性发作,有突然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 58 例,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金铭;孙理信;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均通过低分子肝素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按照其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50%、12.5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与空气压力波联合进行治疗,并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应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陈家久;杨路路;姜竹冠;秦建;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咳嗽、胸闷、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护理后1秒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FE).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FEV1%与PFE显著较高,咳嗽、胸闷、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潘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

    目的 对互动式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以回顾性的形式对某社区84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行互动式护理的42例划分为观察组,行常规宣教护理的42例划分为对照组,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行互动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互动式护理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作者:许耀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讨论在骨科护理中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骨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给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护理模式,给观察组患者施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类临床检查结果和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队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异常症状反映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运用于骨科护理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排队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异常症状反映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患者以及住院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宣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析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目的 对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并进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正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患有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等患者.结果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经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中,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者占了16%~60%.而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多比例高达约50%.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加,使得血液更快地进入高凝状态,加速了肿瘤的生长.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算是一个标志物.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手术室2017年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0例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的病人,观察所有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平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75±1.35)d,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经及时处理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终康复出院.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在置管期间辅助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田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过敏性鼻炎中医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均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对常规组患者时间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组患者施加中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中医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41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77.27%)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高(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作者:王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灸配合补充维生素A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配合补充维生素A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00例干眼症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A治疗,观察组采取维生素A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泪液分泌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A与针灸联合治疗干眼症切实有效,可延长其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

    作者:高陆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影响健康的饮水习惯你有吗?

    水是人体内含量多的物质,约占人体重的60%~70%,人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日常饮水量、饮用水类型及饮水方式与习惯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晰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试论面肌痉挛的针灸疗法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并且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并没有不良反应.然而引发面肌痉挛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及效果也各有不同.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是依靠辨证及辨经来完成,通过了解引发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穴位针灸疗法.不仅如此,针灸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安神的穴位,不仅能够安神,还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孟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中,选取7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37)和治疗组(n=38),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大,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为(281.17±51.22)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6.88±4.7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7.62±6.34)mm,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左心功能,抑制病情恶化,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和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份——2017年6月份接诊的自闭症患儿76例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TEC量表评分变化情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患儿情况改善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增强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杨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调强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1.1.1-2015.12.31本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将6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30例/组.红球--对照组(单一调强放疗),蓝球--观察组(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两年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调强放疗伴同步化疗应用在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黄青远;王丽莉;姜长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16±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1.24)分(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9%)(P<0.05).结论:对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德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76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规范化护理流程.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53%低于常规组31.58%(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期间予以规范护理流程配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绿色通道路径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绿色通道路径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单双号球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抢救方式)与实验组(绿色通道路径抢救)各37例患者,分别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病死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24.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绿色通道路径抢救能有效减少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