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分析

胡三红

关键词:阿昔洛韦, 肾功能衰竭, 中性粒细胞, 心电图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双肾, 葡萄糖水, 门诊治疗, 淋巴细胞, 临床资料, 静脉滴注, 儿科, 血小板, 血常规, 水疱疹, 双下肢, 尿素氮, 尿蛋白, 尿常规
摘要:我院儿科自2003年来,使用阿昔洛韦针剂静滴引起肾功能衰竭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性,5岁,因水痘在本院儿科门诊治疗,给予5%葡萄糖水100 ml,阿昔洛韦200 mg,静脉滴注,40 min滴完,之后患儿出现腰痛,12 h排深黄色尿50 ml,收入院.体查:体温37.5℃,血压86/46 mmHg,神清,精神欠佳,双眼睑及双下肢无浮肿,颜面及背腹部皮肤可见散在水疱疹及结痂,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无肿大,双肾区叩击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9×109/L,中性粒细胞(N)30%,淋巴细胞(L)68%,血红蛋白(Hb)121 g/L,血小板(PLT)130×109/L,尿常规:颜色黄,红细胞(RBC)+++,尿蛋白(PRD)+,WBC 0~1/HP,肾功能:尿素氮(BUN)16 mmol/L,肌酐(Cr)520 μmol/L,尿酸(UA)598 μmol/L,肝功能正常,双肾B超正常,心电图正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术前CT检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结肠癌的术前CT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方法 15例结肠癌全部用温开水灌肠加CT检查,无一例并发症.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14例经手术治疗.结果 病理诊断15例结肠癌中,CT诊断结肠癌12例,术前CT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基本相符.结论 用温开水灌肠加CT检查对术前结肠癌诊断可靠,为临床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正确的病变分析,在不增加患者费用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龙华;杜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颅咽管瘤复发1例

    2006年3月我院收治颅咽管瘤复发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5岁.自诉反复头痛8年,此次入院前8年,患者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头痛反复发作,程度不等,不伴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胸闷、气促、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但生长发育缓慢,食量小,身材矮小,似7、8岁儿童.

    作者:裴正华;路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损伤、中毒1757例外部原因统计分析

    损伤和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危险,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因急救、康复、残疾等因素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远远超过任何一种传染病或慢性非传染病.本文调查我院4年来共1 757例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旨在了解其特征及发生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枚;董玉莹;邓高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点、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对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 全组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诊2个月~2年半,均无复发.结论 本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顾剑峰;蒋治平;陈汉生;张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ng Diseaes,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由于其慢性进行性发展,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004~2006年,我们通过对100例COPD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脂康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50例疗效观察

    2004年我们对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血脂康治疗50例,对照观察50例以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有创序贯无创机械通气脱机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

    目的 探索早期拔管行无创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例12例,设为序贯组,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导管,改用双相气道天压通气(BiPAP),以后渐减支持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选择同样病情病例10例作为对照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天数及复插和院内死亡的情况.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9.33±29.01 h和133.70±55.30 h,P<0.05;序贯组的复插率和院内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对因肺部感染致COPD急性加重插管上机病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早期拔管,改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叶钢;孙亚雄;孙玮艳;高铁婴;甄根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出血复发的预防措施

    脑出血为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而脑出血的复发会使死亡率和病残率更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而统计我院2002~2004临床收治的脑出血病人中,有20%为复发病例,10%的病人在治疗中又复发新的出血,严重影响了预后,因此它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至为重要.现针对其不同时期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治凤;段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5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75例经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照组3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部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曾广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蒜素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小鼠心肌炎免疫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以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 (CVB3 )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大蒜素小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每组50只.注射病毒后即刻给药,连续13 d,于第1个小时、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处死存活鼠取材.观察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及心肌病理变化,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小鼠在感染CVB3后第1天,NK细胞活性增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第7天后达到低;T淋巴细胞活性在第7天开始下降,随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心肌酶学在第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感染CVB3后的第3天后心肌内仅有少量炎症浸润,未有明显病变,第7天病变严重,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程度均较重,呈片状.小剂量的大蒜素可提高活性下降的NK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轻心肌细胞的病变,中剂量的大蒜素疗效明显,大剂量的大蒜素未能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疗效.结论 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蓝景生;潘兴寿;黄照河;陆克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156例.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出血少.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6.2±2.3) ml/s升至术后(16.6±2.6)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36.1±1.3)分降至术后2个月(10.8±1.2)分(P<0.01),排尿通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UVP与TURP联合应用治疗BPH具有二者的优点,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作者:詹中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晚期子宫血管自发破裂出血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5例妊娠晚期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临床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 子宫静脉自发破裂,常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一旦诊断明确,不管情况如何,均应行急诊手术剖腹探查.

    作者:郝凤莲;邱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冠心病50例心电图分析

    笔者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与放射、化验检查对照,现将观察比较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冠心病患者50例,年龄40~69岁(平均52.5±2.4)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病史5~15年.全部病例均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①ST段改变,Ⅰ,Ⅱ,aVF,V 5 ,V 6 电压为明显;②主波向上导联T波低平倒置;③在5例患者中Ⅰ,Ⅱ,aVF,V 5 ,V 6 电压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左室肥厚2例中,室壁激动时间延长;④电轴左偏45~70°;⑤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同时有两种以上改变);⑥其他心律失常(包括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共计4例.

    作者:李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治疗和药理作用

    目的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95 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疗程一个月,观察其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结果 治疗1 个月后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数据均反映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对C反应蛋白(CRP)升高有减低作用.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的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作者:杨熙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648例学龄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末梢血中锌﹑铁﹑钙﹑镁﹑铜,铅6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利用山东电讯有限公司生产的MP-2型电位溶出仪对648例1~6岁儿童进行末梢血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①1~3岁年龄组锌、钙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铁、镁、铜、铅在正常范围内,5~6岁儿童血铅含量高于正常,血钙含量低于正常值.结论 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其末梢血含量是不同的,应定期检测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

    作者:王卫东;王松珍;尉向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2例环状混合痔使用PPH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住院日为4.2 d,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平均21 min,无尿潴留、出血和肛门狭窄,随诊2~36月,环状混合痔消失,仅4例肛门处皮赘形成.结论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恢复快,痛苦少,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作者:王满贞;段瑞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膜外结肠造口在直肠癌Miles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在直肠癌Miles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直肠癌Miles术中,结肠造口分离造口段结肠时,从乙状结肠或降结肠系膜根部的后腹膜开始,手指从侧腹膜后间隙向造口方向钝性分离,先分离其后方,再分离前方,一直达腹壁造瘘外口,钝锐结合,切不能损伤腹膜,经腹膜外牵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并外固定,腹膜内不需固定结肠.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大便成型表面出现早,排便规律提前,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结论 腹膜外结肠造口在直肠癌Miles术中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腹膜内固定结肠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的缺点,患者术后恢复快,大便成型早,排便规律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会齐;林玉芝;郑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抗癌新药恩度治疗肺癌个案护理

    恩度是全球首例血管抑制类生物制剂(一类新药),是一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形成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阻断了肿瘤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的目的.

    作者:管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对老年高脂血症的降脂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本院门诊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立普妥组60例,脂必妥组35例.立普妥组:口服立普妥10 mg,1次/d;脂必妥组:口服脂必妥胶囊1片,2次/d.6周分别观察其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立普妥组60例中显效23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 ;脂必妥组35例中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立普妥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降脂药物,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秀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2002~2006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30例随访3~30个月,经综合评分:优2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应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尽早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万云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