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李坤霞;孙春香;万代红;李堂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铂动脉灌注化疗子宫颈癌组织内铂浓度的分布规律,研究癌组织对卡铂有无吸收饱和度.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证实的中晚期宫颈癌病人12例,分成A、B两组,分别按300 mg/m2、200 mg/m2 的剂量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卡铂.于灌注卡铂后0、10 、20和30 min,取新鲜活体癌组织0.3~0.5 g,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铂离子浓度.结果 ①A、B两组动脉灌注后宫颈癌组织内铂离子浓度的高峰值均出现在化疗结束后即刻,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呈下降曲线;②动脉灌注卡铂后0、10、20和30 min,A组宫颈癌组织内铂离子浓度分别是B组的3.18倍、2.10倍、2.11倍和2.10倍,差异均具显著意义(P<0.05 );③两组AUC0~30 min,A组是B组的2.32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子宫颈癌行动脉灌注化疗时,在卡铂≤300 mg/m2的剂量范围之内,癌组织内的铂离子浓度随着卡铂剂量的增加而成倍数地增加,宫颈癌组织对卡铂无吸收饱和度.
作者:邱永秀;陈春林;刘萍;刘翠;马奔;陈拉妮;陈莉婷;曾北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非脱垂子宫阴式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216例因患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而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剥除,将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阴式手术的病例,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近期并发症等方面令人满意.结论 阴式子宫手术安全、简单,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腹壁无疤痕、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熊员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75例经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照组3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部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曾广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10 mg加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及噻嗪类利尿剂钠催离1.5 mg,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30例:洛汀新10 mg加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连续4周.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1);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钙拮抗剂及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大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方法,用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治疗前后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共观察患者108 例,治疗后第7 天、第14 天、第28 天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瘙痒程度、风团数量以及风团大小按4级评分法记分,结果总积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第7 天为8.41±0.54,第14 天下降为4.66±1.35,第28 天下降为2.81±1.5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1 周总有效率为33.3%,治疗2 周总有效率提高为68.5%,治疗4 周总有效率提高为87.9%,三者之间比较χ2值等于42.63,P<0.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地氯雷他定对治疗荨麻疹有显著性效果,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选用.
作者:谢亚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外周血经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可含有循环癌细胞,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PCR-ELISA)方法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120例大肠癌患者中 65 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阳性率为54.12%,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淋巴结的转移明显相关 .结论 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与大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何晓松;周晓明;戴美红;俞军;周建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2例BPH患者TUVP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处理.结果 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术中处理欠仔细,患者高危,及术后护理不当等方面.12例TUVP后出血患者中8例经一般治疗后出血缓解;4例于汽化镜下冲吸血块并电凝止血后好转;其中1例复发出血为术后20 d继发性出血患者.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小心护理是预防TUVP术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金鑫;戚裕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医院经济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只有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手段,对医院的所有科室进行目标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竞争的能力.
作者:鲍竹盛;邢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泰尔-马丁(T-M)、沙氏两种培养基和直接镜检三种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0例门诊阴道炎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种培养基平行培养,其中59例同时涂片直接镜检.结果 以沙氏培养法作参比,T-M培养的敏感性为89.8%,特异性100%;镜检敏感性50.0%,特异性100%.结论 直接镜检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敏感性低,作为标准淋球菌培养的T-M培养基,对阴道念珠菌感染有较好诊断价值.在提高阴道炎念珠菌检出率的同时,需注明检出方法及直接镜检中孢子、假菌丝出现的情况,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李宏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性分析各种类型癫痫特点.结果 通过影像学排除器质性疾病,脑电图和临床确诊.结论 脑电图和影像学是诊断特殊类型癫痫的可靠指标.
作者:刘金有;吴智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剂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152例,应用依那普剂10~20 mg,1次/d口服;吲达帕胺2.5~5 mg,1次/d口服.结果 治疗前后收缩和舒张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有7例患者出现干咳.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改善左室肥厚.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脑出血为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而脑出血的复发会使死亡率和病残率更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而统计我院2002~2004临床收治的脑出血病人中,有20%为复发病例,10%的病人在治疗中又复发新的出血,严重影响了预后,因此它的预防及健康教育至为重要.现针对其不同时期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治凤;段凤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核医学教学应结合核技术发展与临床应用的特点,优选教学内容,更新所授知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强化见习教学等方面,以提高核医学教学质量.
作者:唐小龙;蔡淑玉;周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ng Diseaes,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由于其慢性进行性发展,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2004~2006年,我们通过对100例COPD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7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瑞氏染色的形态学及骨髓细胞的化学染色进行与分析.结果 表明:贫血为临床常见症状,血小板减少明显,骨髓中小巨核细胞多见.化学染色显示PAS阳性有特异性.
作者:聂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与介入非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BBB)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观察脑出血患者常规治疗(非介入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颅内血肿清除术(介入治疗)组26例,对照分析其BBB指数和S100蛋白的变化,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做对比.结果 非介入治疗组的BBB指数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P<0.05).该两组患者BBB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介入治疗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明显低于非介入治疗组(P<0.01),该两组患者S100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的介入治疗可以减轻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黄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65例病例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手术方法、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病人均采取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1天下床活动,手术时间40~70 min.5例术后疼痛,给予平痛新止痛治疗.伤口处异物样感2例.术后常规预防应用菌必治1.0 Ivdrip Bid一天,无伤口感染.65例术后随访3~32月.1例术后6月复发(为斜疝术后复发直疝),再次修补未复发,复发率1.53%.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刘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4例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观察疗效.结果 内膜异位症病灶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甚至黑色,直径l.0~6.0 cm,平均3.0 cm.术后观察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腹壁切口疤痕内膜异位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是预防其术后复发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维勇;郭桂菊;张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6年8月我院收治产前植入性胎盘致腹腔内出血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孕妇,26岁,因停经29+4周,持续性下腹部胀痛2 h,于2006年8月13日急诊入院.自诉平素体健,月经规则,去年8月份孕7月余胎儿畸形人工引产一次,产后宫内残留行清宫术两次后月经正常,于2005年12月17日无任何诱因经量多,超过正常两倍,未曾就诊,自行考虑完全流产.
作者:王丽娟;陈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90例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应用抗生素,止咳、镇静药物,中药用疏风宣肺、活血药物,共奏减轻气道炎症及高反应.结果 90例用中西药混合治疗,有效率96.6%,显著高于对照组66.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柴书芹;景德全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