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聂锋

关键词: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小巨核细胞, PAS染色
摘要:对7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瑞氏染色的形态学及骨髓细胞的化学染色进行与分析.结果 表明:贫血为临床常见症状,血小板减少明显,骨髓中小巨核细胞多见.化学染色显示PAS阳性有特异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班布特罗联合小儿麻甘颗粒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班布特罗片(帮备)与小儿麻甘颗粒联合治疗儿童咳嗽充异哮喘(CVA)的疗效.方法 95例CVA患儿口服帮备并加用小儿麻甘颗粒.结果 患儿症状均有所缓解,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帮备与小儿麻甘颗粒能有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

    作者:廖翠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 DNA是反映病毒复制活动直接和可靠的标志,其含量直接代表患者病毒血症水平.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不断发展,在HBV DNA定性检测基础上建立了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在研究病毒感染量与临床病情的关系,进一步评价HBV感染的自然史和HBV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鉴定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PCR-微孔板酶联杂交法定量检测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以探讨病毒复制水平与血清标志物表现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广大乙肝患者的诊治及预测临床转归提供参考.

    作者:施蓉;顾文莉;周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后牙残冠残根保守治疗1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牙残冠残根的保守治疗手段.方法 在1999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我科对173例261颗原则上属于拔牙适应证的后牙残冠残根进行保守治疗,残冠做铸造全冠或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残根做铸造根管帽或银汞合金充填.结果 173例患者共261颗患牙经残冠残根修复治疗后,均较好地恢复了咬合关系,仅失败13颗.结论 只要严格把握患牙保守治疗的适应证,认真做好患牙的基础治疗,后才残冠残根保守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是有广阔前途的.

    作者:田碧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抗抑郁药病例报告及分析不良反应

    抑郁症已成为目前的常见的精神疾患,表现为情感障碍,主要是情绪低下,高兴不起来,心情不畅,有失落感,愧不如人的感觉,看不到自己的成绩等等.或轻或重的都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或心悸,多汗,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有些十分像过去所说的神经衰弱的表现.两者可能是一类病,不过前者情感障碍明显,后者则躯体症状较多.

    作者:王芷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脂康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50例疗效观察

    2004年我们对100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血脂康治疗50例,对照观察50例以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窒息新生儿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30例)和重度窒息组(38例);另外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参数,比较各组间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窒息组和对照组及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血液中WBC、MPV、PDW均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数显著减少(P<0.05).窒息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可作为窒息后多脏器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作者:赵秋剑;柳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产前植入性胎盘致腹腔内出血1例

    2006年8月我院收治产前植入性胎盘致腹腔内出血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孕妇,26岁,因停经29+4周,持续性下腹部胀痛2 h,于2006年8月13日急诊入院.自诉平素体健,月经规则,去年8月份孕7月余胎儿畸形人工引产一次,产后宫内残留行清宫术两次后月经正常,于2005年12月17日无任何诱因经量多,超过正常两倍,未曾就诊,自行考虑完全流产.

    作者:王丽娟;陈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药配伍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中药和中成药是中国防治疾病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对人体的效应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许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8例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原因复杂,采用单一疗法往往效果欠佳.笔者自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郜中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9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应用.方法 在电视监视系统直视下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由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引起的移植肾输尿管梗阻9例.结果 9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解除梗阻并放置DJ管,2~7 d血肌酐、血尿素氮降至相对正常水平,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在相对正常范围,尿量正常.结论 运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一种微创、低风险、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国欣;杨景勋;王丽琴;魏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察

    目的 观察超敏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组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时的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hsCRP与T2DM组及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患者105例,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40例,单纯T2DM31例,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RP浓度.结果 T2DM或无大血管病变的患者其血清hs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hsCRP浓度较单纯T2DM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CRP与T2DM组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有关,血清hsCRP的检测有助于T2DM组及合并大血管病变诊断及治疗.

    作者:施春花;吴小和;王友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电凝治疗重度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1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迅速控制膀胱出血,疗效满意.复发1例.结论 重度患者的治疗关键是尽早彻底清除膀胱内血块,控制活动性出血点,经尿道电凝治疗是控制膀胱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业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脏恶性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大恒公司star-1000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放疗方案,共治疗57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等剂量曲线80%~90%包绕临床靶体积,总剂量28.8~40.0 Gy,中位剂量36 Gy.分割处方剂量4.8~8 Gy,每周2~3次,共4~6次.结果 无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只有1例患者因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中断治疗.有效率 (RR)[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75.4%,CR 15例,PR 28例,稳定(SD)11例,进展(PD)3例.1年生存率为68.4%,2年生存率为40.3%,3年生存率为1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且有较好疗效,能延长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

    作者:刘明之;钟军;罗志强;罗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评述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临床现象,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概念、判定标准、危险因素、发生率、与神经症状的关系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评述.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对7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瑞氏染色的形态学及骨髓细胞的化学染色进行与分析.结果 表明:贫血为临床常见症状,血小板减少明显,骨髓中小巨核细胞多见.化学染色显示PAS阳性有特异性.

    作者:聂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乙糖神经节苷脂钠(申捷)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疗效.方法 将64例C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理学疗法、头针、经络导平仪、脑循环仪等常规综合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申捷,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申捷可提高CP的康复疗效.

    作者:傅大林;张跃;汤健;吕静;毛春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发颌骨骨折的治疗

    在严重的颌面部损伤中常常有面部诸骨的骨折,若处理不当容易产生面部塌陷、张口受限、咬合紊乱等不良并发症.我科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了45例多发颌骨骨折患者,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华;王仁欣;陶传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大蒜素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小鼠心肌炎免疫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以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 (CVB3 )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大蒜素小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每组50只.注射病毒后即刻给药,连续13 d,于第1个小时、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处死存活鼠取材.观察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及心肌病理变化,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小鼠在感染CVB3后第1天,NK细胞活性增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第7天后达到低;T淋巴细胞活性在第7天开始下降,随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心肌酶学在第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感染CVB3后的第3天后心肌内仅有少量炎症浸润,未有明显病变,第7天病变严重,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程度均较重,呈片状.小剂量的大蒜素可提高活性下降的NK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轻心肌细胞的病变,中剂量的大蒜素疗效明显,大剂量的大蒜素未能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疗效.结论 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蓝景生;潘兴寿;黄照河;陆克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头部外伤三周以后出现的硬膜下血肿,常见于老年人,以老年男性多见.我院于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福源;徐大惠;谢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胆囊切除后并发胆漏24例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手术并发胆漏的原因,总结胆漏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4例胆囊切除后并发胆漏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外胆管损伤5例,胆囊管残端漏3例,胆囊床及三角处胆漏16例,15例非手术治疗治愈.9例再手术治愈.其中1例2次手术.结论 胆漏发生原因是手术中解剖不仔细,手术失误,忽视胆道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有关,早发现,根据胆漏原因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段瑞华;王满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