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张娜;罗丹

关键词:护理, 输尿管, 结石, 腹腔镜
摘要:目的:观察经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结合护理干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9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将所选9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并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经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相关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经后腹腔镜切除手术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今后广泛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一般都是因为在盆腔炎治疗时存在失治、误诊误治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致使病情不能缓解且迁移蔓延到其他地方.本文探讨了替硝唑栓的辅助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

    作者:吕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普通外科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以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明确,能够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夏英英;赵燕;孙晓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风险规避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参考双盲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验证比较两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形成检验计算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可有效规避风险.

    作者:吴露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体温、血常规、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宣莹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开展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41例患者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1例患者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对比急救观察指标、心功能.结果: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诊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经,试验组较短(P<0.05);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优(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不仅可以改善心功能,还可以缩短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凯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鼻腔舒适护理.观察两组舒适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对照组术后1天内及鼻腔填塞物拔出后当天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0%)高于观察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倩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旨在研究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因胃溃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于入院次序为单号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入院次序为双号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得到改善患者人数为24例:19例,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具有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24例(96%):20例(80%),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可以提升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发巧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加威灵仙粉治疗乳汁淤积的应用研究

    乳汁淤积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并影响母乳喂养的实施.因此,更好、更快的解决产后乳汁淤积,帮助产妇解决困难变得迫在眉睫.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是通过直接刺激乳腺管平滑肌,疏通乳腺导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胀痛,从而促进乳汁排泄,自行制备威灵仙粉外敷有通络止痛、抗炎、镇痛、利水消肿等作用.通过推、揉等手法按摩疏通患乳的硬块、肿块.口服黄芩、甘草等11味中药消热解毒、活血化瘀、通乳散结等作用.本文将运用这四种方法疏通乳腺,将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探索其可行性及推广性.

    作者:伍丽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音乐疗法在眼外伤小儿及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在眼外伤小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眼外伤患儿及其家属,利用抛硬币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和其家属,除做一些常规疗法外,也给予音乐疗法.对照组患儿和其家属,只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眼外伤恢复情况,并运用焦虑评定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恢复情况较好,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情况平均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音乐疗法应用在眼外伤患儿及家属中对治疗病情有显著疗效,保证能够小儿视力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小儿家属焦虑情况的发生.

    作者:刘蓓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起效迅速,肌松镇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巫艳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确保临床医学中血常规标本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校准检验仪器后,将分别准备好的1~4号标注样本(每支2ml)分别对准0s、10s、20s、30ss静置时间位置,所有对应标本均检验10次和分别计算4份标本10次检验中的WBC、RBC、Hb、PLT四项参数均值、变异系数和偏差.结果:4份样本中,时间节点在混匀静置10s、20s时各项系数稳定性与准确性好.结论:结合相关文献及本研究结果来看,血常规检查过程中静置时间在10~20s时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好,有良好的临床借鉴价值与参考价值.

    作者:谢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疗效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对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体温情况的综合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设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治疗有效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P<0.05);研究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2.36±0.62)d,对照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4.11±0.59)d,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尽快降低患儿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适用于临床.

    作者:刘海霞;韩利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饮茶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饮茶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至4月间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新发病例1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确定的非心血管疾病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调查问卷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象的饮茶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饮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饮茶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P=0.001),其调整OR值为0.345.尤其饮绿茶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P=0.001,P=0.019),其调整OR值分别为0.280.随着饮茶浓度的增高,冠心病发病风险降低(P=0.003),调整OR值从0.404降低到0.242;且随着每月消耗茶叶量的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也在降低(P=0.002),调整OR值由0.356降低到0.194.结论饮茶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且随着饮茶浓度和每月消耗茶叶量的增加,其保护作用增强,尤其是饮绿茶者.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为完善复方丹参滴丸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为279nm.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分别在10~80mg/L和2~16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9.7%,RSD分别为1.6%和1.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无内源物质干扰,可为完善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刘洪冕;姚永顺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含量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柱为CYCLOSIL-B(30m×0.25mm×0.25μm),进样口为200℃,FID检测器为220℃,采用程序升温118℃保持2min,以50%/min升至220℃保持10min.结果:经过试验可知,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含量,终其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在8.706~174.12g·mL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永顺;刘洪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我院膝关节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家庭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评估两组膝关节评分、疼痛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缓解疼痛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白洁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材清洗包装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7年5月-2018年12月,以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50件手术器材作为对象,于2018年3月正式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效果.结果:相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卫生学检测指标更为优异,质量合格率更高,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满足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期间,实施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器材清洗包装质量,为手术治疗安全性提供保证.

    作者:文红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并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有10例出现了用药问题,达到了总体比例的10%.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存在错误以及用药方法存在问题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可以发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用药水平,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作者:付英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试论全程助产护理对糖尿病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的院100例糖尿病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研究组的50例糖尿病产妇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观察组的50例糖尿病产妇则进行全程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数量、产后出血量以及分娩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助产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微笑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社会科技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物质需求大多数得到满足,因此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始逐渐提高.医院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设施,无论是生病治疗还是健康体检,都需要到医院完成.长期以往,人们不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为此本文特意进行微笑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的应用的研究表述.

    作者:贺文俊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