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俞先超

关键词:CT, MRI,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中CT与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虽具有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117例开展对比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先接受颅脑CT与MRI检查,其后接受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认患者多发性脑梗死病情.将CT检查结果、MRI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比对后,对比CT与MRI所具有检出效果及对不同直径病灶所具有的检出效果.结果:经对比CT与MRI检出结果,发现MRI在发病24小时内的患者中的检出效果较好,P<0.05;且MRI对于微小直径病灶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CT,P<0.05.结论:CT与MRI均可用于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且均具有一定诊断效果,但相较于CT,MRI在发病24小时内及微小直径病灶患者具有更好检出效果.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门诊进行诊疗的18岁-76岁的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诊疗医生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伴发疾病情况、门诊用药信息以及本次治疗门诊的用药信息.结果:在选取的300例病例中,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06例、随诊患者194例.在选取300例患者中,降压药的使用率为97.6%.平均每位患者使用降价药物的种类为1.31种.在随诊的患者中,降压药物使用率为98.9%.平均每个患者使用的药物率为1.81.将血压控制在130/30mmHg以下的患者为172人.结论:首次进行诊断的患者一般都是以单一的药物为主,随诊的患者一和二联的药物为主,ARB和CCB是临床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药物,存在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药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药学特点,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患同类疾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治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不同类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94%,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2.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其中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范围较广,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广大医院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

    作者:赵旭晨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丹参酮检测方法专利技术分析

    丹参酮作为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丹参酮的主要检测方法、检测指标、检测技术发展脉络等,为其它中药制剂的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陈鸿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代谢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代谢综合征病人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代谢综合征者84例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参考组选择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选择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TC则明显低于参考组,而护理满意率则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予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代谢综合征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改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静;蔡大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研究

    目的:讨论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市的76例HIV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情况中绝对值个数≤200个/μL占比多;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在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中的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76例HIV感染者中属于晚发现患者数量居多,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因素及早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本院所收治膝骨的关节炎病患9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96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病患.干预组实施温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疗法,常规组则为温针灸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在治疗后的僵硬、疼痛感、关节活动程度各项临床指标评分,临床疗效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膝骨的关节炎病症远期疗效,实施温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疗法应用价值,能改善病患僵硬、疼痛感、关节活动程度各项临床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刘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018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入院患者均进行了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和手术的病理切片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切片确诊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阳性52例,阴性48例;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者阳性49例,阴性51例.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阳性正确率为94.23%.结论:临床上,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准确率,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益民;杨皓;黄嵊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利用呼吸护理预防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呼吸护理,并分析其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加入呼吸护理.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95%VS52.38%,),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24%VS80.95%),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呼吸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鑫;曹云辉;陈春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时段内我院接收的3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SAS(45.14±3.22)分,SDS(50.33±2.2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躯体(85.22±5.11)分,情感(80.22±3.55)分,社会(75.22±4.36)分,整体健康(65.11±5.2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保红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6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将这600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用常规检测法检测献血者血液的是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的是观察组,将两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0%,对照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40.67%,结果明显观察组的血液标本报废率比对照组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结果检出水平差距不大.结论:初筛检测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谢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葛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和用途

    大量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苷元以及大豆苷等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葛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析,从在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在高血压与高粘滞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在脑血栓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入手,对葛根的用途展开研究.

    作者:任小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焦虑的用药分析

    睡眠可有效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睡眠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失眠作为一种睡眠问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不满足,进而影响患者白天的社会功能.据统计我国约有3亿中年人(40~55岁)患有失眠症,患病率高达42.7%.但目前的助眠药物存在成瘾、宿醉反应等不良反应.近年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焦虑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丽;杨耀芳;朱建萍;胡坚强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清心滋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心滋肾汤加减联合针灸与单纯清心滋肾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火旺型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使用SPSS17.0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口服中药清心滋肾汤加减,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各分项和总分均明显下(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潮热汗出、感觉异常、抑郁、疲劳、肌肉关节痛、心悸、蚁爬感、泌尿系症状评分及总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P<0.01,P<0.05);两组治疗后E2有上升趋势,FSH、LH有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P<0.01).结论:清心滋肾汤加减联合针灸及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卵巢衰退的过程,且清心滋肾汤联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作者:张华;丰东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旨在研究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因胃溃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于入院次序为单号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入院次序为双号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得到改善患者人数为24例:19例,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具有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24例(96%):20例(80%),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可以提升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发巧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分组研究,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5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的35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宁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分析讨论对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维生素D治疗;2组为观察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唑来膦酸+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顾伟峰;封云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定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43例,采纳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43例,采纳微创介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肌瘤体积.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较对照组(69.77%)高,研究组治疗后肌瘤体积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纳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流血等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翁高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治疗研究进展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血液黏稠度增加,打破凝血功能平衡导致的.其发生常伴有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静脉曲张、顽固性腹水等的形成,严重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松育;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关于消化内科护理的风险的研究

    目的:本文我们探讨了消化内科护理的风险.方法挑选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消化护理的患者共计100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服用5种药物,护理人员低于3年年资的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高.结论针对高龄、携带静脉导管,且护理人员年资较低均能够导致出现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应当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者:徐荣荣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呼吸功能与住院时长等情况差异.结果:在焦虑、抑郁等心理评估方面,观察组各项护理后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O2与PaO2等呼吸功能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护理后评分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2.04±1.95)d显著少于对照组(20.15±2.18)d,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恢复状况,加快恢复速度.

    作者:貟兵霞;徐睿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