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军
目的:研究分析在胃溃疡患者中采用中药安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中的90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中患者均使用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运用中药安胃汤开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根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中患者的HP根除率以及复发率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药安胃汤治疗胃溃疡患者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海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的94例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结石清除率,缩减手术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治疗意义显著.
作者:罗祥国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方式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以避免老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后颈部留有永久的疤痕,从而获得美容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及体会.结果:我院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术后颈前无手术疤痕,无皮肤色泽的改变,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获得很好的美容效果,手术安全,恢复快,有着传统开放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是治疗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张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每组41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结论: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更加良好,临床上可以广泛进行采用.
作者:蔡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及试析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给药的差异分为两组.研究组(n=42)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治疗,对照组(n=42)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子宫肌瘤体积.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治疗,可改善神疲乏力、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对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作者:王玲玲;赵慧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3.3%(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6.7%(P<0.05).结论: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世才;刘领兵;亢明薇;杨翠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需要桡动脉采血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划线定法穿刺采血,B组采取传统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以及采血点肿胀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B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采集标本所需时间短于B组,采血点肿胀程度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中采取划线定法穿刺法效果显著,可减少采血损伤,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闫玉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简单、随机化方法将96例胆囊管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例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各48例,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2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缩短术前等待和术后恢复时间,还可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
作者:赵景;尹一鸿;胡增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对于院前急救车辆实施6S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急救车辆管理(10辆)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我院的急救车分为观察组5辆和对照组5辆.其中观察组的车辆实施6S管理模式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的车辆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急救车辆的扣分情况发现,观察组急救车辆的医疗用品管理(t=-14.036,P<0.05)、无菌物品管理(t=-13.256,P<0.05)、医疗废物处置(t=-11.258,P<0.05)、手卫生管理(t=-10.695,P<0.05)的扣分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情况且对比差异显著;通过对比两组急救车辆的使用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车辆利用率(t/x2=12.356,P<0.05)、护士跑动距离(t/x2=-9.786,P<0.05)以及红灯呼叫率(t/x2=-13.578,P<0.05)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的使用情况且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院前急救车辆实施6S管理方法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何萌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2017年8月-2018年12月,对象为此时间内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病人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者的护理价值.结果: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数据差异经过系统软件分析,数据差异满足P<0.05.结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病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术后卧床时间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孙万琴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慢性盆腔炎一般都是因为在盆腔炎治疗时存在失治、误诊误治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致使病情不能缓解且迁移蔓延到其他地方.本文探讨了替硝唑栓的辅助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
作者:吕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r-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结核病病例300例为结核病组,其中肺结核210例、肺外结核90例,非结核19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胶体金法)、γ-干扰素释放试验相关检测.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经Pearson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x2=1351.345,P=0.000;χ2=126.045,P=0.000).3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敏感度抗酸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IFN-γ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试验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中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在排除结核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淋巴漏的消退,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疼痛护理相关知识和实践现状.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抽取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疼痛组,常规组32例,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疼痛组32例,采用疼痛护理,对比两组危重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疼痛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21±1.06)低于常规组(6.35±1.17),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3.7%高于常规组75.0%,与常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疼痛现状进行分析,实施疼痛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ICU危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了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1月的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共计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各组护生均为40人,其中,常规组护生实施常规化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后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经过系统化的临床路径管理后,其出科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护生,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更加有助于其出科成绩的提升,且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唐旭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氯霉素酊治疗细菌性毛囊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细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人,予以五味消毒饮内服,并复方氯霉素酊外擦;对照组50人,予以复方氯霉素酊外擦,治疗周期半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1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半月后,两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79.3%和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月后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0.4%和56.3%,治疗组对复发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氯霉素酊治疗细菌性毛囊炎效果好,应临床推广.
作者:陈江荣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温和循环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肝硬化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7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肝硬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温和循环艾灸法联合中药神阙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每疗程为7日,4个疗程给一周期,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为推广.
作者:徐江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内收治的11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糖指标.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都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都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
作者:赵炜;王晓东;刘丰;王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药学特点,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患同类疾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治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不同类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94%,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2.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其中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范围较广,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广大医院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
作者:赵旭晨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00例患儿,按照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100),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花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总体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显著优化护理各工作环节,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降低医疗事故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具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护理方法.
作者:张玉娇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