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疗效观察

苏利梅;潘杰

关键词:眼周针刺, 脑干梗死, 眼睑下垂,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干梗死恢复期眼睑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眼周针刺结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法,对照组仅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7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临床效果显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烫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烫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缓解肩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合并肩关节疼痛患者.按照干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接受中医烫熨疗法联合穴位贴敷,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V级以上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偏瘫引起的肩关节疼痛患者,以康复护理为基础,开展中医烫熨疗法联合穴位贴穴位贴敷,能提升肩关节功能,缓解肩部疼痛,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对残疾人血脂及脂蛋白脂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十二段锦对残疾人血脂及脂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2例下肢残疾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组和抗阻训练组各11例,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十二段锦或抗阻训练等运动干预,在运动前1天、运动开始后第3个月、6个月取患者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血脂水平及脂蛋白酯酶活性.结果:短期的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及普通的阻抗训练均不能有效改善残疾人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脂蛋白脂酶活性;在长期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脂蛋白脂酶活性及氧化应激水平均较运动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段锦和抗阻训练均能改善残疾人血脂水平、脂蛋白脂酶活性及氧化应激水平,但十二段锦操作简单,更适于残疾人长期训练.

    作者:潘立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手外伤应用作业治疗的临床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手外伤应用作业治疗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受损手指的灵活度,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手指灵活度试验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应用作业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吴秀虹;李林文;方玮;刘桂华;唐传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受检者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60例受检者为试验组,体检过程中采取细节护理,选取2016年7~12月6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处理,比较两组体检依从度以及体检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体检依从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提高受检者的依从度及体检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蓉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干预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肾内科确诊收治的6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针对免疫力低下引发的感染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易并发感染,应用循证护理对易发感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运用.

    作者:陈昌浩;陆静;刘晓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356例中小学脊柱侧弯患儿并发寰枢关节错位发病率及临床特征初探

    目的:了解中小学脊柱侧弯患儿并发寰枢关节错位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本院确诊为脊柱侧弯患儿356例,查找病例档案,了解并发寰枢关节错位的发病率,并对其常见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56例脊柱侧弯患儿中并发寰枢关节错位有185例,发病率为51.97%;不同年龄、性别寰枢关节错位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并发寰枢关节错位发病率较壮族高(P<0.05).其临床特征以颈部易疲劳、上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症状、C2局部压痛(+)为主,与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脊柱侧弯患儿并发寰枢关节错位的发病率较高;其临床特征表现以颈部易疲劳、上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症状、C2局部压痛(+)为主.

    作者:黄任秀;罗雪梅;胡怡佳;唐海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干扰电结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电结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自感颈部疼痛的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干扰电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及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显著缓解(P< 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电结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能有效缓解颈椎疼痛症状,大大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游进;杨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在重新认识和批判血管性痴呆(VD)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进行早期认知训练干预,从而降低VD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VCI患者存在多认知域的损害,其中对记忆力的损害可以非常严重.针对VCI的分期及发病机制、评定方法、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可以对VCI导致情境记忆损害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王宇;周维金;王海军;刘倩;钟毓贤;丁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动态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和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动态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动态站立架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10m大步行速度(Maximum Walking Speed, MWS)、躯干控制能力Sheikh量表评分(Sheikh Trunk Control Evaluation)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FIM评分、MWS及Sheikh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站立架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躯体控制和步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玉玉;朱肖肖;魏沈琦;彭辰;马建强;谢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脑梗塞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塞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行走功能的康复效果.结果:通过12周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30.77%、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3%、76.92%(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伴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能够降低踝足畸形发生率,改善其行走能力,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古强;叶春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音乐疗法对改善外伤性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外伤性脑损伤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观察组则在常规运动康复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FI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外伤性脑损伤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方林梅;彭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定量脑电图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对定量脑电图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实施定量脑电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以及血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检测中,定量脑电图能够对患者认知能力及血清学指标有良好评估,在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春莲;张明耿;宋施岐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药沐足联合耳穴压豆在改善甲状腺术后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中药沐足联合耳穴压豆在改善甲状腺术后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后失眠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沐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前后PSQI量表评分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以及睡觉时间的总分值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试验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以及睡觉时间的总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中药沐足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甲状腺术后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马春蕾;何为;周春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产妇胎心监护中异常情况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产妇胎心监护中的异常情况,并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检出胎心异常的产妇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总结胎心异常情况,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胎心异常特征.结果:两组产妇胎心异常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心监护仪能够对胎儿的相关情况进行准确监测,便于临床根据胎儿异常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作者:谢珊丽;赖景秀;谢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集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加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抑郁评分、IL-6、hs-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矫立云;马洪举;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干梗死恢复期眼睑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眼周针刺结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法,对照组仅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7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苏利梅;潘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多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多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产后是否出血将540例多产产妇分为观察组(280例)与对照组(2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护理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高龄、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产分娩、宫缩乏力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剖宫产分娩、宫缩乏力为引起多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多产产妇,临床需了解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陈羡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放血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放血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对40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放血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操作简便,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菊升;曲崇正;陈波燕;李志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超短波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则在运动疗法基础上联合超短波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肿胀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FMA和肿胀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孙芳;朱炯端;陈恋戈;黄妃凤;林晓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小儿脾胃不和型厌食症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就诊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施以推拿联合脐部贴敷和单纯小儿推拿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结论: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

    作者:王庆花;李华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