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柴胡颗粒配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望森;张业聪;秦玮宏

关键词:小儿流感, 小柴胡颗粒, 奥司他韦, 临床疗效, 症状缓解时间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颗粒配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本院收治小儿流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小柴胡颗粒配合奥司他韦,对照组常规服用奥司他韦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扁桃体肿大等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塞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颗粒配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与单纯服用奥司他韦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但小柴胡颗粒配合奥司他韦可显著缩短小儿流感的症状缓解时间.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出院后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93例)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407例),比较分析患者在出院后半年内病情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延续性护理规范医嘱行为(规范用药、定期体检、合理膳食、戒烟戒酒、调节情绪)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在出院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采用延续性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率,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彭秋连;俆梦心;冯倩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巨刺法是一种左右交叉取穴法.在临床中,笔者运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急性踝关节扭伤等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耿霞;冷恩荣;冯同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风险控制,试验组PDCA模式管理下的风险控制.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张文香;刘小梨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社区卫生服务站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模式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家庭访视,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阶段的改变、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活动能力(FMA、MBI评分)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改变阶段、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可改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水准,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瞿礼华;韩桂香;陈芳婷;闻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伤寒论》阴阳双补法探析

    《伤寒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护阳气、养阴液的思想备受后世医家尊崇,但其所彰显的阴阳双补法,同样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对后世各种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扶阳解表、回阳益阴、复阳益阴、通阳滋阴等方面,探析了《伤寒论》对阴阳双补法的具体运用,冀有利于学者进一步全面掌握运用此法,提高疗效,服务临床.

    作者:党晓娟;崔道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本院康复科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本院康复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200例,采用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65.01±13.1)分.不同陪护人员、患者自理能力、人均月收入、不同学历等人口学特征患者的自我管理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低,并受学历、陪护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因实施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自我管理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仇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干预在HIV感染者中对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对综合干预在HI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本院HIV感染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综合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骨密度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腰椎和髋关节BMD、Z值、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量减少率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中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不仅可有效提升HIV感染者骨密度水平,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同时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新艳;王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估腰痛程度及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耿文东;林宇经;胥四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吴茱萸热熨腹部防治椎管内肿瘤术后便秘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吴茱萸热熨腹部在防治椎管内肿瘤术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诊断为椎管内肿瘤并行手术治疗,年龄在18~80岁,且术前无便秘,术后无神经损伤导致大小便失禁并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每天进行两次吴茱萸热熨腹部治疗,连续七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大便的时间,根据罗马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排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热熨腹部能有效防治椎管内肿瘤术后患者的便秘情况.

    作者:杨丽君;陈捷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提高推拿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思路

    目前推拿顶层设计已初具规模,层次较高,然而低层次学习推拿的学生却不尽如人意,推拿根基不稳,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推拿学教材目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推拿手法技能水平的高低参差不齐、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从实际出发,给教学改革提出一点建议,以期对推拿事业的发展带来一点启示.

    作者:王金淼;田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三种方式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三种方式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3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1例,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A组给予放置宫内节育器,B组实施球囊预防,C组则给予宫内节育器+球囊+外科防粘连液综合治疗,比较三组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效果.结果:C组再次粘连率、妊娠率、月经量、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A组、B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宫内节育器+球囊+外科防粘连液综合治疗其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显著.

    作者:柳志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谭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悬吊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本院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5天、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步速、步频、步幅等步态参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5天、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5天、三个月步态参数较术前均增高(P<0.05),观察组各项步态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训练相较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更能有效改善术后下肢功能.

    作者:杨涛;卢洁;赵祥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两种输液针在新生儿动脉采血中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输液针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为新生儿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针.方法:将2017年6~11月新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号输液针采血,对照组采用5.5号输液针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哭声持续时间、标本合格率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长、加压止血时间及哭声持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7号输液针采血.

    作者:张明华;张明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92例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4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针灸、吞咽障碍治疗仪组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与吞咽障碍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同吞咽障碍治疗仪相互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同时也利于肺部感染同营养不良事件的抑制,故此值得使用.

    作者:尤斌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ICU收治的36例清醒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选择同期收治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ICU清醒患者,基于其心理方面的需求,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忠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采取地氯雷他定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采取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地氯雷他定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吴右彬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中应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PPHN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同组别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P、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SP、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SP、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PPHN治疗中应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可改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谭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康复护理程序对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的影响体会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6例),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康复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测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 (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孙菲;李莹;宋文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自制中药膏联合针灸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膏(云南白药∶珍珠末∶聚维酮=2∶3∶6)联合针灸治疗压疮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3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标准护理基础上应用围刺法电针治疗,结束后涂抹自制中药膏并覆盖无菌凡士林纱块和无菌纱块,对照组则仅按外科常规换药方法清洁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30例Ⅱ~Ⅳ期压疮患者经过15~60天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1).结论:自制中药膏联合针灸治疗压疮方法简单、有效、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婵真;黄小丽;王小寅;文希;刘通;董晓斌;欧素琼;吴世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