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枫;程熙;陈星;孙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遵循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改善.
作者:蔡菲莉;王一闽;朱萍钗;庄家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口服和爽的结肠清洁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科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186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试验组在检查前一天21:00开始服用和爽清洁肠道,对照组则在20:00开始服用,均在检查当天上午8:00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清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检查成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一天21:00服用和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且检查成功率高.
作者:温丽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观察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按摩组术后12h、24h、48h、72h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摩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怡;刘优莲;戴玲叶;潘慧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为提升康复医院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康复指导,康复专科护士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带动康复医院护士提升康复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康复专科护士结合康复医学理论实践,制定出符合康复医院实际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钱桂兰;厉坤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简称终板炎,是发生于椎体软骨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全脊柱均有可能发生,颈椎及腰椎是好发部位,颈椎好发于C5/C6和C6/C7,主要表现为颈项部肌肉紧张、头痛、头晕,甚至伴有上肢麻木等症状;腰椎好发于L4/L5和L5/S1,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接性跛行等症状;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临床易将其归结于椎间盘的病变,容易漏诊误诊.国内有关终板炎的文献报道大多是关于临床研究,缺乏基础研究.本文对终板炎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病理学分析和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海波;曹乐;琴元国;王为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不同理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文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红外线理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频脉冲电刺激理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选择实施中频脉冲电刺激理疗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方面问题,有利于避免患者受到并发症疾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陈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三步九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步九法”推拿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三步九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作者:张志红;迪力努尔·托乎提;徐华明;聂强林;张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干预应用价值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7日~2017年2月5日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除此之外加强产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水平、心理状况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加强产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作者:林彩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基于测力台和高速摄像的三维定量步态分析方法,对步态参数分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神经-运动系统对于如何控制步态的变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商榷.长期不间断地测量步态参数的变化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GPS技术则有可能扮演这一角色.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学者们提供的前瞻性研究为该领域提供了新视野.尽管这一技术具备这样的潜能,然而较为高昂的成本及操作的相对复杂性阻碍了其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化,期待为步态分析的深入提供一丝契机.
作者:宋心刚;段朝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大学生运动爱好者踝关节扭伤次数与本体感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0月本校运动类社团踝关节扭伤大学生患者180例,对受试者进行基本资料的调查与收集.采用PK-254P动静态平衡测试系统测试受试者踝关节的本体感觉,选取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TE)、平均负重力量差(AFV)和稳定系数(SI)四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踝关节扭伤次数与本体感觉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踝关节扭伤次数与ATE值(r=0.197,P=0.030)、SI值(r=0.192,P=0.035)及AFV值(r=0.168,P=0.018)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踝关节健康侧与扭伤侧ATE值、Sl值及AFV值比较:右侧踝关节扭伤者,健康侧与扭伤侧踝关节ATE值、Sl值及AF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踝关节扭伤者,健康侧与扭伤侧踝关节ATE值、Sl值及AF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扭伤次数与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存在相关性且左侧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右侧踝关节的本体感觉.
作者:赵娣;陈少清;林建平;王诗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脑瘫伴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伴有不同程度智力低下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低频rTMS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育商(DQ)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DQ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低频rTMS治疗对脑瘫患儿有显著疗效,可全面提升其智能运动发育.
作者:刘木金;周小琳;何展文;李栋方;孟哲;潘海涛;罗向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医保健干预对社区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社区新出生婴儿为研究对象,将国家监测点所选镇街随机分为试验社区和对照社区,对照社区给予儿童常规喂养、饮食指导和定期保健体检,试验社区则在此基础上先对访视医师、儿童家长进行中医保健干预方法的系统培训和指导,中医保健干预1年后评价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社区婴儿体重增加6056.01±873.44g,试验社区婴儿体重增加6666.57±1258.3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社区婴儿身高增加24.71±11.35cm,试验社区婴儿身高增加28.20±4.61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格发育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社区和试验社区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为0.32%与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0%与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发生率分别为0.41%与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的家庭中医保健干预能促进婴儿身高、体重的增长,降低肥胖、生长发育迟缓率,适用于社区推广使用.
作者:薛坚;徐丽;丘圣;田慧;陈翠妍;陈雪玲;林青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KO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康复护理.评价护理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膝关节功能Lequesne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和Lequesn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KOA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及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ROM.
作者:叶鑫;吴灵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检测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并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支原体应用Uu/Mh分离培养药敏试剂,衣原体应用沙眼衣原体抗原试检测试验盒(乳剂法)检测,细菌培养应用血平皿、巧克力平皿进行普通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158例标本验出支原体31例(19.62%),衣原体18例(11.39%),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5例(3.16%);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62株(41.9%),培养的阳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低.结论:对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应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作者:李庆勇;李文兵;骆伟雄;潘慧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漳州市医院外科ICU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高流量吸氧组(A组)和无创呼吸机组(B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小时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4小时后舒适度及耐受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MAP、R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aO2/Fi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aCO2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无创通气治疗组治疗后的PaO2/FiO2略高于经鼻高流量吸氧组(P>0.05);经鼻高流量吸氧组舒适度及耐受性评分显著低于无创通气治疗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吸氧能明显改善呼吸状况、提高氧合指数,且能更好的提高患者舒适性及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陈志鹏;叶毅斌;黄海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扩大病种类型及增加病例数,对中医健康状况量表进行不同病种的反应度考核.方法:应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和SF-36量表对4个疾病亚组(冠心病30例、类风湿关节炎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共131例患者和5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健康人与患病人群生存质量的能力(P<0.05),健康人组的生存质量优于慢性疾病患者;②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总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反应度系数为ES=0.11~0.48,SRM=0.25~0.83,CR=10%~47%,其中以精力、大便方面反应度系数高,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能力;③与SF-36对比,在情感职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度系数ES=0.06~0.3,SRM=0.2~0.7,CR=3.7%~13.4%,SF-36中精力领域反应度指标高,结果与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一致,提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SF-36均有良好反应度,中医健康状况量表较SF-36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与SF-36均属于普适性量表,但比SF-36具有更高的反应度,提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更适合中国疾病人群.
作者:曾碧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物理治疗技术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对理论教学体系、实训教学体系、师资培训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来构建物理治疗技术的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能胜任各种岗位的优秀康复治疗师.
作者:石淑霞;张薇;郭彦;潘敏;胡丹丹;付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社区医院建立慢性糖尿病档案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以及血糖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血糖监测、体育锻炼以及高低血糖处理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使其能够科学用药且合理控制病情,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使其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沈丹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氢氟酸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氢氟酸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创面减少比例、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氟酸烧伤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创面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典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