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徐苹;朱彬;袁小蓉;黄静;何成林;段莉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出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非营养吮吸,观察组则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缩短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患儿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珠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脉冲枪在肩袖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肩关节腔+肩峰下滑囊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脉冲枪治疗,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部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肩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度、功能、活动角度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脉冲枪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肩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洲;伍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与后外侧植骨相结合运用于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并持续随访的4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并融合后外侧方植骨合并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疗程后比较这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的变化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椎楔变角、骨融合等临床指标,此外,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进行相应比较,也对ODI进行相应评分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obb角、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变小(P<0.05),骨融合比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A、B、C、D、E级各例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例出现内固定不稳,术后6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主要是慢性骨位疼痛.结论:对于腰胸段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外侧植骨结合后路钉棒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学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血清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PC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能够显著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作用不仅与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相关,还能减少患者血清PCT,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韦信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细节化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590例,按照国际字母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导诊服务,观察组进行细节服务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导诊中医护人员应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之初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了解、分析目前医护人员和血液透析患者对使用手机APP进行饮食管理的状况,以及对现有医疗APP的使用情况和意向期望,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自主APP开发方向.
作者:方坤洋;曾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1例,分析空心针治疗的原理,发现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安全有效、依从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范勇杰;叶光明;高杨;廖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佛山人参再造丸联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佛山人参再造丸,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佛山人参再造丸联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宇铁;王宜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8±1.7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29±3.11天(P<0.05).结论:并发症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周围神经病变(D P N)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寻求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对DPN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DPN的临床治疗方法中,推拿疗法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推崇.对于治疗DPN指导临床与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探讨推拿疗法治疗DPN的机理.
作者:杜正强;石江龙;王可天;莫涌森;彭德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痛点推拿治疗30例斜方肌劳损患者,施术手法包括(滚)法、按揉、拿法、弹拨、叩击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为93.3%.结论:推拿能够缓解斜方肌的痉挛和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松刚;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治疗组0级、1级、2级、4级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目满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黄艺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收集有关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研究共20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在总有效率、神志转清时间、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且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垚;张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全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全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大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思远;卿伯华;段群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表面肌电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技术,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表面肌电检测通过利用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参数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式,综合分析经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肌电信号,用以评价或改善运动神经元功能.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可以使肌肉的功能得到客观量化,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肢体的功能水平.近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肌电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中来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用于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阐述表面肌电在腰痛评估、儿童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后探讨表面肌电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广州某大学720名全日制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采用艾滋病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及艾滋病防范意识调查问卷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疾病知识得分、防范意识得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可从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树立正确观念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防范意识.
作者:袁国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CHD)室性早搏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通冠复脉汤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通冠复脉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TXB2、ET-1、NO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TXB2、ET-1、NO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复脉汤治疗CHD室性早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建;徐苹;朱彬;袁小蓉;黄静;何成林;段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下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应用做一总结.
作者:王泽熙;姜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