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霞
目的:研究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全切片图像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200例连续的组织学病例,以常规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 为对照,对所有样本的病理切片采用全切片图像扫描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对比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 数字化病理切片同常规病理切片相比,对病变性质的诊断符合率为98.50%;在病变种类的诊断符合方面,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不符合率分别为90.50%、3.00%、6.50%;与常规病理切片进行比较,数字化病理切片在HE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上的诊断符合率相差不大(P>0.05).结论 全切片图像扫描技术获得的病理诊断结果 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同常规病理切片相比,在数据保存、诊断、教学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陈亮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10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5月.按照抽签的结果 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护理干预.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睡眠质量均差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中可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升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薇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施以微生物检验所能收获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152例患者,依据医院感染控制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76例患者根据以往经验行常规治疗,研究组76例患者则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 行相应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未感染比例与轻度感染比例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中度感染比例与重度感染比例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施以微生物检验能够更好控制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源、确定感染传播途径以及明确易感群体,针对性采取恰当科学的治疗方案、减轻感染程度.
作者:陈晓凤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对比锁定接骨板和关节置换应用于高龄Evans-JensenⅡ型、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50例高龄Evans-JensenⅡ型、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资料,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依据抽签法分组,一组收入25例,试验组实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计算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总计、术后并发症总计率.结果:试验组髋关节功能优良总计率对比于对照组数据值提升,表明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计率对比于对照组数据值下降,表明数值指标间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Evans-JensenⅡ型、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展示出临床治疗优势和价值.
作者:包崇辉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因素予以分析,另对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进行手术指标的对比.方法 任意选取102例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非瘢痕子宫分娩者(n=51),观察组为瘢痕子宫再次分娩者(n=51),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社会因素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选择剖宫产术的重要因素,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进行两组手术时长、出血量和恶露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对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应加强剖宫产指征控制,提高分娩安全.
作者:殷勤;熊俊娜;屠金枝 刊期: 2019年第15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多选择手术方式,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术(RFA)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复发率低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且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RFA的原理及作用、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与其他治疗方法 的联合应用以及并发症与预后效果进行详细的综述.
作者:黄尚涛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脑积水的CT诊断随着中国不断地发展.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60例患病情况进行研究,其中30例为复查病例,30例为初次检查,对这两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30例复查病例,其中20例与之前相比,情况较为好转,7例在恢复中比较正常,3例外伤患者因为病情必须在短时间内(半个月)内进行复查,如果发现没有任何变化,则表明无风险.其中30例病情是首次进行检查,所以根据相关规定要对患者进行医嘱使其在6~12月后进行复查同时使用CT拍照观察.结论:通过对脑积水的相关研究发现,使用CT对其进行诊断,可以发现更好的诊断脑积水的病情,并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将治疗时间缩短,提高效率.
作者:王晓谧 刊期: 2019年第15期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的医疗技术及理念都有了相应更新.一定程度而言,随着医疗水平及相关设施的提升,患者诊断中有了更为优越的条件.放射科医师在诊断过程中,是一个繁重且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思维与心理活动的双向结合.然而,面对诸多的工作量及疾病种类,放射科医生在诊断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本文从放射科医生常见的几种消极心理状态做下简要分析,以供学习交流.
作者:王忠兰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14及2015年院内感染的例数、受感染系统的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数据.结果:通过对两年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2015年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较2014年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以及广大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何莉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调节、希望理论联合应用于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观察.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60例在本院治疗癫痫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12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管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理性情绪调节、希望理论联合管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以及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癫痫患者临床护理中可采取理性情绪调节、希望理论联合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范婷婷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现状,为预防接种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方法:制定统一调查问卷,自2016年1月始至2017年1月对幼儿园、门诊以及公共场所对6岁以下儿童家长开展调查,总收回400份调查问卷,统计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大部分儿童家长了解或者部分了解本地区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以及相关接种流程.家长对乙肝疫苗、百白破、卡介苗等具有较高的知晓率,对于基础性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破伤风、结核病等相关疾病也有较高的知晓率.预防接种门诊是家长掌握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家长意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不断调动家长主动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何萍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糖尿病作为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疾病,目前在全球均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并不断趋于年轻化,因此关于糖尿病的治疗仍需要不断研究.由于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与2型,但二者之间相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在于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因此关于胰岛β细胞的发育与再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可能会对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进展.本文通过将胰岛β细胞的再生进行综述,为后期糖尿病的治疗奠定基础,内容如下.
作者:陈保良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索中药保留灌肠不同体位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的疗效.方法 选择肛肠科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6名,分别采取胸膝卧位和左侧卧位进行重要保留灌肠.结果 中药保留灌肠胸膝卧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为93.75%,中药灌肠左侧卧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为62.50%.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胸膝卧位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有效率更高,可以让药液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洁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锁骨骨折患者,共纳入68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普通重建钢板固定、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内置物失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舒继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联合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和鼻渊通窍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以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和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62%,较对照组的85.71%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通过联合应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以及鼻渊通窍颗粒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该联合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饶小桥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佐剂用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观察组联合给予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12.85±0.51)min起效,可维持(700.59±8.49)min,运动阻滞(16.41±0.74)min起效,可维持(621.52±9.06)min,患者HR(65.48±3.25)次/min、MAP(70.10±3.70)mmHg、Ramsay(3.15±0.1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麻药佐剂应用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过程中,具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高、镇痛效果好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妙卿;王月琼;郭毓娟;林玉霜;林志坚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患者,共7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语言和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恢复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模式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取我院急诊危重患者70例,随机分研究组(全程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吸氧时间、吸痰时间、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吸氧与吸痰时间短,抢救成功率与满意率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其心肺复苏、吸氧、吸痰与气管插管时间,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杨瑶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探究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选取2017.11~2018.11期间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7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奥曲肽,对照组采取常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的疗效确切,可迅速止血,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石莉萍 刊期: 2019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近年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护理服务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有效应用,对护理服务中的所有缝隙进行全面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措施,还阐述了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马丽琴 刊期: 201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