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欣母沛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周俏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欣母沛, 卡孕栓
摘要:目的:对比欣母沛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进行卡孕栓治疗,对照组进行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出血量、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出血量、治疗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的止血效果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卡孕栓,患者的治疗疗程显著缩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出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丹华;缪秋菊;叶皓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法结合运动疗法中等治疗频次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运动疗法中等治疗频次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一组(常规治疗+手法及运动治疗BIW)、治疗二组(常规治疗+手法及运动治疗TIW),3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第3周后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在上肢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更优(P<0.05),而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上肢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下肢活动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三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结合中等治疗频次的手法与运动疗法可提高上肢功能恢复.

    作者:陆姬琼;纪清;李文涛;李文娟;潘燕君;黄文琦;谢霞;孙靖;王安安;陈颖娟;王超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复苏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常规复苏室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入复苏室后进行充分评估,加强苏醒期间管理,采取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136,P<0.01),其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Hc=14.945,P<0.01);干预组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8240、2.8617,P<0.01).结论:对全麻术后患者于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缩短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作者:陈进芬;梁月兰;梁文婷;何小云;邱玉姣;陈小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联用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加速其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推拿实训教学的问题分析

    推拿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训教学是推拿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手法技巧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重理论、轻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分数偏低、学习目的模糊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对推拿事业发展带来一点启示.

    作者:王金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推拿治疗婴儿喉软骨软化病验案1则

    喉软骨软化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亏虚,出现喉中喘鸣,形体虚胖,颈软,面色?白,多汗,舌淡红,苔薄白;或复感外邪,则痰声漉漉,吸气性呼吸困难,甚则发绀.结合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推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金俊芳;井夫杰;杨学菊;徐明霞;郎青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频率追加反馈对推拿(衮)法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比较

    目的:应用运动学习与控制理论,比较不同频率反馈对(衮)法技能动作学习的影响,为追加反馈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60名从未学习过(衮)法的女大学生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全反馈组、自我选择反馈组、配对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各组受试者在不同频率反馈下练习(衮)法30min,比较练习前、练习后、练习1周后(衮)法技能动作的能量、频率、离散度等数据.结果:各组受试者经过30min练习,对(衮)法技能动作的学习均产生了影响.在(衮)法能量方面,特别是X轴,全反馈对于(衮)法动作技能学习有显著影响(P<0.05);在(衮)法操作离散度方面,施加自我选择反馈或配对反馈均使离散度有下降趋势;在(衮)法操作频率方面,全反馈、自我选择反馈和无反馈对操作频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的频率反馈对(衮)法动作技能均有影响,(衮)法练习中提供高频率反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操作能量;提供自我选择反馈有利于初学者降低离散度;提供高频率反馈和自我选择反馈均能提高(衮)法操作的频率.

    作者:陈熹微;李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耳穴放血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耳穴放血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取耳穴放血+耳豆埋穴治疗和电针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部放血和耳豆埋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疗效.本课题的治疗方法有患者接受度高、费用低、基层医疗单位易推广等优点.

    作者:袁世伟;黄雯芳;饶诗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尿常规检验的9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0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对照组采用尿常规干化学法,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粘液丝等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89.58%(430/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285/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即尿沉渣镜检显著优于尿常规干化学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则能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月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腕踝针治疗痛症临床应用

    腕踝针对各种痛症具有良好的即刻镇痛效应,留针是对这种镇痛效应的延续.

    作者:周丹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的缺损,使整体的干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黄裕桂;黄彩凤;张荣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针刀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例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7例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以针刀松解膀胱经腧穴与夹脊穴,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2次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针刀松解膀胱经腧穴与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方法可靠.

    作者:刘慎阳;刘方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点线正骨调曲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点线正骨调曲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科室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线正骨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维牵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弓形面积,JOA量表以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总分、腰椎弓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正骨调曲法相较于腰椎四维牵引法对改善患者腰曲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远方;陈伟梅;韦以宗;何云波;郑晓斌;佘瑞涛;刘国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软组织贴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软组织贴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实施软组织贴扎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贴扎技术在KOA整个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能消肿止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膝关节肌肉的稳定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软组织贴扎技术值得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直肠脱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与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通过对既往ICU护理病例的回顾研究,分析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总结影响该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总结相应预防护理对策,不断提高对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全面降低护理风险.患者出院前,均接受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理风险的控制情况.结果:本组110例ICU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护理满意度为97.17%(107/110),较过去有很大提升.结论:结合ICU护理风险,总结并实施相应对策,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务必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张海荣;马自霞;王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A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发现其效果不佳,于2015年2月B组实施优化中药炮制方案,观察A、B两组的药物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药物质量评分及药物管理评分.结果:B组药物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药物质量评分及药物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于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药物知识、操作技能、管理能力及药品的质量,以此保证病患安心用药、合理用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唐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频电刺激会阴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观察中频电刺激会阴区、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的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治疗组予以中频电刺激会阴区治疗,共治疗20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IM评分、Bristol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会阴区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的排便功能,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

    作者:陈雄杰;来明;邓建军;胡静;高雪霞;余友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针刀治疗,治疗组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疗法,在四周后观察两组VA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效果比单纯针刀疗效好.

    作者:卢圣友;阙榕彩;谢雪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糖尿病均属常见的老年病.近年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随着生理机能开始衰退,老年人经常合并有数种疾病.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常见,也易引起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的健康.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尽量消除发病诱因,从而使高血压与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文主要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储继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UCLA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冯建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