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点线正骨调曲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林远方;陈伟梅;韦以宗;何云波;郑晓斌;佘瑞涛;刘国科

关键词:点线正骨调曲法, 腰椎管狭窄症, 腰曲
摘要:目的:探讨点线正骨调曲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科室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线正骨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维牵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弓形面积,JOA量表以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总分、腰椎弓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正骨调曲法相较于腰椎四维牵引法对改善患者腰曲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频电刺激会阴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观察中频电刺激会阴区、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的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治疗组予以中频电刺激会阴区治疗,共治疗20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IM评分、Bristol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会阴区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源性肠道(便秘型)患者的排便功能,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联合腹部按摩治疗.

    作者:陈雄杰;来明;邓建军;胡静;高雪霞;余友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出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丹华;缪秋菊;叶皓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推拿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腰背肌训练,治疗组则配合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并于治疗结束2年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2年后,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与常规腰背肌训练相比,能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对于减轻疼痛、抑制病情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袁慧;郑朝柱;李加斌;徐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与应对研究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与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通过对既往ICU护理病例的回顾研究,分析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总结影响该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总结相应预防护理对策,不断提高对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全面降低护理风险.患者出院前,均接受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理风险的控制情况.结果:本组110例ICU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护理满意度为97.17%(107/110),较过去有很大提升.结论:结合ICU护理风险,总结并实施相应对策,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务必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陈燕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联用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加速其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50例

    目的:观察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痰湿型月经后期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以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彩娥;李云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动脉采血穿刺点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采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棉球+宽胶布按压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棉球按压,观察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按压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棉球+宽胶布按压法既能保证止血效果,又能减少按压时间.

    作者:郑美霞;黄少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的缺损,使整体的干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黄裕桂;黄彩凤;张荣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疗效.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朝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UCLA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冯建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点线正骨调曲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点线正骨调曲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科室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线正骨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维牵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弓形面积,JOA量表以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总分、腰椎弓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正骨调曲法相较于腰椎四维牵引法对改善患者腰曲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远方;陈伟梅;韦以宗;何云波;郑晓斌;佘瑞涛;刘国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欣母沛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欣母沛与卡孕栓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进行卡孕栓治疗,对照组进行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出血量、治疗时间以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出血量、治疗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的止血效果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卡孕栓,患者的治疗疗程显著缩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TA、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CTA、TCD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检查中的临床实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别观察记录CTA、TCD诊断检查的结果.结果:110例1210支颅内血管狭窄诊断中,TCD的检查敏感度为(128/159)80.5%,特异度为(1029/1051)97.9%.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MC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检查准确率是高的,准确度超过了99%,V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是差的,仅为8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评价动脉血管狭窄对选择溶栓或者积极抗凝降纤治疗措施具有非常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与参考依据.

    作者:周鹏;张忠玺;佘秀菊;江波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镜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推拿实训教学的问题分析

    推拿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训教学是推拿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手法技巧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重理论、轻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分数偏低、学习目的模糊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对推拿事业发展带来一点启示.

    作者:王金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复苏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常规复苏室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入复苏室后进行充分评估,加强苏醒期间管理,采取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136,P<0.01),其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Hc=14.945,P<0.01);干预组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8240、2.8617,P<0.01).结论:对全麻术后患者于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缩短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作者:陈进芬;梁月兰;梁文婷;何小云;邱玉姣;陈小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阿霉素心脏毒性的研究

    通过总结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用、现代医学防治方法、中医药治疗其心脏毒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对阿霉素心脏毒性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程剑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抑郁症自杀的防范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自杀的防范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7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自杀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研究分析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原因、规律等情况后,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自杀死亡人数,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推拿治疗婴儿喉软骨软化病验案1则

    喉软骨软化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亏虚,出现喉中喘鸣,形体虚胖,颈软,面色?白,多汗,舌淡红,苔薄白;或复感外邪,则痰声漉漉,吸气性呼吸困难,甚则发绀.结合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推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金俊芳;井夫杰;杨学菊;徐明霞;郎青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ulligan手法联合电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电动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治疗组则配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天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的变化情况,采用颈椎功能评定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电动间歇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丁全娃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