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君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的13起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比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言行不当、未按规范要求操作、意外伤害、手术时间延长、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手术组织标本管理不妥善、患者期望过高等.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4例纠纷事件,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同比下降69.23个百分点,且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针对其原因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推拿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腰背肌训练,治疗组则配合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疗效,并于治疗结束2年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JOA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2年后,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与常规腰背肌训练相比,能进一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对于减轻疼痛、抑制病情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袁慧;郑朝柱;李加斌;徐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自杀的防范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7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自杀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研究分析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原因、规律等情况后,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自杀死亡人数,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的缺损,使整体的干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黄裕桂;黄彩凤;张荣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镜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运动疗法中等治疗频次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一组(常规治疗+手法及运动治疗BIW)、治疗二组(常规治疗+手法及运动治疗TIW),3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第3周后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在上肢的改善上较对照组更优(P<0.05),而治疗一组与治疗二组上肢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下肢活动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三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结合中等治疗频次的手法与运动疗法可提高上肢功能恢复.
作者:陆姬琼;纪清;李文涛;李文娟;潘燕君;黄文琦;谢霞;孙靖;王安安;陈颖娟;王超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列为对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S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而GQOLI-74评分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周冰冰;孙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点线正骨调曲法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科室就诊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线正骨调曲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维牵引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弓形面积,JOA量表以及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总分、腰椎弓形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线正骨调曲法相较于腰椎四维牵引法对改善患者腰曲的治疗效果更佳,对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远方;陈伟梅;韦以宗;何云波;郑晓斌;佘瑞涛;刘国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出题优App在中医推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学生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符合方案者31例)和对照组(符合方案者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出题优App配合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课后测试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互动、课堂参与度、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P<0.05).结论:出题优App应用于中医推拿课堂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赛娜;盛锋;潘云华;徐枫;王志超;成磊;张翮;龚辰;吴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高血压与糖尿病均属常见的老年病.近年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多.随着生理机能开始衰退,老年人经常合并有数种疾病.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常见,也易引起很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的健康.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尽量消除发病诱因,从而使高血压与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本文主要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储继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桉柠蒎酸软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桉柠蒎酸软胶囊,均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桉柠蒎酸软胶囊能显著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明;刘紫凝;冯惠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通过总结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作用、现代医学防治方法、中医药治疗其心脏毒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发现中医药对阿霉素心脏毒性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程剑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贴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实施软组织贴扎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Lequesne肿胀评分和Lequesne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贴扎技术在KOA整个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能消肿止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膝关节肌肉的稳定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软组织贴扎技术值得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与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10例患者,通过对既往ICU护理病例的回顾研究,分析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总结影响该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总结相应预防护理对策,不断提高对护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全面降低护理风险.患者出院前,均接受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了解护理风险的控制情况.结果:本组110例ICU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护理满意度为97.17%(107/110),较过去有很大提升.结论:结合ICU护理风险,总结并实施相应对策,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保障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务必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陈燕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A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发现其效果不佳,于2015年2月B组实施优化中药炮制方案,观察A、B两组的药物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药物质量评分及药物管理评分.结果:B组药物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药物质量评分及药物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中药炮制于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药物知识、操作技能、管理能力及药品的质量,以此保证病患安心用药、合理用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唐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UCLA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冯建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7例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以针刀松解膀胱经腧穴与夹脊穴,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2次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针刀松解膀胱经腧穴与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方法可靠.
作者:刘慎阳;刘方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针刀治疗,治疗组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疗法,在四周后观察两组VA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椎间孔臭氧注射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效果比单纯针刀疗效好.
作者:卢圣友;阙榕彩;谢雪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尿常规检验的9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0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对照组采用尿常规干化学法,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粘液丝等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89.58%(430/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285/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即尿沉渣镜检显著优于尿常规干化学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则能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月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表单在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口述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设计健康教育表单,雾化期间采用表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气管套管雾化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表单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显示护士专业水平.
作者:林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