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明;刘紫凝;冯惠君
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自杀的防范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7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自杀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研究分析具有消极自杀言语、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原因、规律等情况后,实施防范措施及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自杀死亡人数,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CTA、TCD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检查中的临床实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分别观察记录CTA、TCD诊断检查的结果.结果:110例1210支颅内血管狭窄诊断中,TCD的检查敏感度为(128/159)80.5%,特异度为(1029/1051)97.9%.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MC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检查准确率是高的,准确度超过了99%,VA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是差的,仅为8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评价动脉血管狭窄对选择溶栓或者积极抗凝降纤治疗措施具有非常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与参考依据.
作者:周鹏;张忠玺;佘秀菊;江波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的13起医疗纠纷事件进行分析,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对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随机抽取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比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言行不当、未按规范要求操作、意外伤害、手术时间延长、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手术组织标本管理不妥善、患者期望过高等.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中共发生4例纠纷事件,较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同比下降69.23个百分点,且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针对其原因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和护理差错事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对腰背大面积疼痛患者进行循经远端针刺,同时在针刺得气后,医者帮助患者进行疼痛部位的被动运动,待疼痛减轻、疼痛面积缩小后患处再施以针刺,能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缩小疼痛范围,从而暴露原始痛点.
作者:赵晓燕;李心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应用运动学习与控制理论,比较不同频率反馈对(衮)法技能动作学习的影响,为追加反馈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60名从未学习过(衮)法的女大学生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全反馈组、自我选择反馈组、配对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各组受试者在不同频率反馈下练习(衮)法30min,比较练习前、练习后、练习1周后(衮)法技能动作的能量、频率、离散度等数据.结果:各组受试者经过30min练习,对(衮)法技能动作的学习均产生了影响.在(衮)法能量方面,特别是X轴,全反馈对于(衮)法动作技能学习有显著影响(P<0.05);在(衮)法操作离散度方面,施加自我选择反馈或配对反馈均使离散度有下降趋势;在(衮)法操作频率方面,全反馈、自我选择反馈和无反馈对操作频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的频率反馈对(衮)法动作技能均有影响,(衮)法练习中提供高频率反馈有利于初学者掌握操作能量;提供自我选择反馈有利于初学者降低离散度;提供高频率反馈和自我选择反馈均能提高(衮)法操作的频率.
作者:陈熹微;李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笔者跟师运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验案一则.本案例将针刀与推拿治疗相结合,且以肌肉链学说和颈三叉神经汇聚学说为机制,验证了上颈椎手法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可行性,将上颈椎与口颌面部联系起来,为颞下颌关节紊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刘亚欣;杨宝焱;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促进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运动功能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早期神经功能的缺损,使整体的干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黄裕桂;黄彩凤;张荣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联合电动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均给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治疗组则配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天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疼痛的变化情况,采用颈椎功能评定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电动间歇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丁全娃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尿常规检验的9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0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镜检,对照组采用尿常规干化学法,比较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粘液丝等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89.58%(430/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285/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即尿沉渣镜检显著优于尿常规干化学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则能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月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常规复苏室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入复苏室后进行充分评估,加强苏醒期间管理,采取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干预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7.136,P<0.01),其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Hc=14.945,P<0.01);干预组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8240、2.8617,P<0.01).结论:对全麻术后患者于复苏室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躁动程度,缩短患者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
作者:陈进芬;梁月兰;梁文婷;何小云;邱玉姣;陈小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动脉采血穿刺点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采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棉球+宽胶布按压法,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棉球按压,观察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按压所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棉球+宽胶布按压法既能保证止血效果,又能减少按压时间.
作者:郑美霞;黄少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出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丹华;缪秋菊;叶皓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表单在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经气管切开处雾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口述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意识情况设计健康教育表单,雾化期间采用表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气管套管雾化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表单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雾化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显示护士专业水平.
作者:林晶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联用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加速其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任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出题优App在中医推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名学生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符合方案者31例)和对照组(符合方案者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出题优App配合传统讲授模式教学,课后测试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互动、课堂参与度、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满意度高(P<0.05).结论:出题优App应用于中医推拿课堂教学中,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赛娜;盛锋;潘云华;徐枫;王志超;成磊;张翮;龚辰;吴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列为对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S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而GQOLI-74评分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周冰冰;孙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太极拳集体育锻炼与养生于一体,是适合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有氧运动,本文将就太极拳干预治疗冠心病的机制进行简易探讨.
作者:刘梦雪;卢苇;杨晓雯;李健;沈小雨;金荣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UCL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UCLA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等速训练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冯建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痰湿型月经后期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后,以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芎归二陈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疗效显著.
作者:王彩娥;李云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桉柠蒎酸软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桉柠蒎酸软胶囊,均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桉柠蒎酸软胶囊能显著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明明;刘紫凝;冯惠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