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仲;杨佃会
电子病案是医学信息的原始数据,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研制、开发和应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效率,完善医疗服务,必须分析电子病案在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解决,以求实现电子病案的全面发展.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田小刚副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采诸家手法之长,结合自己20余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了田老师应用侧屈顶推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手法操作、作用原理,为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黄慧琴;余勇;魏更兄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全程护理陪伴孕产妇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88例孕产妇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94例)和人性化组(94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人性化组采取人性化全程护理陪伴,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人性化组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率分别为63.8%和36.2%,常规护理组则为30.9%和69.1%,两组自然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及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全程护理陪伴有助于降低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鸿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以一则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个案为例,探讨小儿推拿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王丹;段亭;赵兴林;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特点及中医症状特征,为诊断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65例符合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诊断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及中医症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的眩晕均有在起床、躺下和辗转时出现阵发性、一过性的眩晕临床特点,且45例(69%)有颈项部不适感,体查中32例(49%)有颈后关节突或横突两侧不对称的特征但无眼震体征,有39例(60%)在放射学X线中有寰枢侧间距或寰枢关节不对称现象,34例(52%)颈2棘突有偏歪现象.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诊断应以在起床或躺下或辗转时出现阵发性、一过性的眩晕特征且无眼震体征为标准,同时有一项寰枢关节不对称的体查或放射学表现即可确诊.中医认为此类眩晕与风、痰、虚有关.
作者:罗健;安建军;邬志雄;叶立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SS评分、骨折痊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骨折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天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万晓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训练2~4周、出院时的ADL评分.结果:护理2~4周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护理2~4周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且干预组出院后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克珍;程琳;薛晓晓;陈传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力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采用冷疗垫冷敷的方法有效地减轻膝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应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患肢均无感觉障碍,手术后24小时后均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布袋式冷疗垫冷疗装置在患者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安置于其患侧膝部,间断冷敷治疗72小时,对照组予抬高患肢,观察伤口渗血并行常规换药及无菌清洁包扎.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及消肿率.结果:术后7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后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术后72h的VAS评分、周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采用冷疗垫冷疗能够有效地起到止痛消肿、减少出血的作用,适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的患者.
作者:倪新玲;詹文英;何敏仪;严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走闪罐结合温针治疗背部冷痛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走罐结合温针治疗相对比,为临床背部冷痛提供有效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将87例背部冷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及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走闪罐结合温针治疗,对照组予以走罐结合温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时的疼痛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背部冷痛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走闪罐结合温针是背部冷痛的有效治疗方法,且疗效优于走罐结合温针治疗.
作者:袁兴;陈雄杰;高雪霞;余友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与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各24例,单用组单纯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联用组则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低血糖发生次数、格列齐特缓释片用量及血糖水平、BMI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格列齐特缓释片用量均显著少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血糖水平、BMI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单用组(P<0.05).结论:与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可更好地改善血糖、BMI、糖化血红蛋白,减少格列齐特缓释片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值得推广.
作者:冯碧燕;莫冬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ICU获得性肌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e 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论述ICU-AW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病因与危险因素及其康复治疗,以兹参考.
作者:黄福锦;廖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手功能训练结合针灸的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手功能训练结合针灸的方式治疗,对照组使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实用性、方便性、经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功能训练结合针灸,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梁杰林;邓文捷;陈帅;刘云飞;陆冬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改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47.5mg,qd),观察组则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及阿托伐他汀钙(10mg,q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sCRP、尿微量白蛋白、LDL、主动脉内径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情感功能、健康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死亡、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可降低主动脉口扩张增长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莫冬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在脑卒中后痉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后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体针组各20例,分别采取腹针疗法及常规体针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级的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上肢痉挛方面,腹针组疗效显著优于体针组(P<0.05);下肢痉挛方面,腹针组疗效显著优于体针组(P<0.05);腹针组与体针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5).结论: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佐瑶;丁小龙;周钰;常敬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熏洗剂在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期功能康复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80例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活动障碍、Dienst腕关节评分表得出评分为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活络方熏洗+关节功能锻练,对照组采用温水洗+关节功能锻炼,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患肢腕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分、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及VAS评分、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络方熏洗联合关节功能锻炼能促进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肢腕关节活动度.
作者:桑宝权;韩朝永;孙乃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0.61±5.64分,较对照组的82.36±6.56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功能训练较单独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秀钦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微调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与单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踝关节内翻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踝关节内翻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微调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和单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踝关节内翻型损伤能快速解除疼痛和肿胀,疗效显著.
作者:姜浩;张卓;石长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管理行为、管理状态、心理活动、限制行为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精神障碍.何雁玲教授在长期推拿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浅谈其治疗小儿抽动症的经验,探索临床辨治小儿抽动症的思路,并附典型案例一则.
作者:刘建新;曾庆云;胡心月;王建民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