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武洪吉;徐亚玲;何莉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共计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均分为各48例的两组.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全科医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生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梁晓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辨构论治理论对于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并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古籍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中医论述,对辨构论治思想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进行阐述.结论 辨构论治理论能够在现有的水平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起到病位定位更加精准、治疗更为简化、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等作用.
作者:崔俊宇;齐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而言,优质护理组的效果更佳理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治疗的病患中,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推动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王平平;李桂敏;赵娜;李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胎心监护和脐血流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7月~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胎心监护,联合组采用胎心和脐血流联合监测,对两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联合组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胎心监护和S/D值正常的新生儿Apgar的评分为(9.79±1.31)分,而胎心监护异常、S/D≥3.0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45.00%(108/240),新生儿Apgar的评分为(9.09±1.47)分.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联合监测,可以有效诊断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发生率,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苟显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治疗冠心病时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法,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更加有效地预防了冠心病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不同原因使脑组织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坏死和软化,进而表现出相应颅神经或脑功能区损伤的症状或体征.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吸烟、性别、年龄、脂代谢紊乱、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压、心房纤颤、肥胖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糖同样对神经功能直接损害[2],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和恢复的重要监测指标[3].现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唐帅;张凌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物质资料的要求随之提升,对于药材性能与安全性的关注逐渐提高.人们服用的传统中药汤剂及其制备,其中成药大多是借助水提、醇提等工艺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本文将人参为代表,对根茎类中药材的代表试样,测定汤液(提取物)经煎煮、醇提之后的有机氯农药含量(溶出量),从而为中药材中残留农药风险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鉴于外科技术的逐步健全,机器人手术成为各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以泌尿外科为例,机器人手术以操作精准、视野清晰的特点,减少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还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把控患者恢复效果.对此,笔者以机器人手术为前提,探讨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C)在脑梗死后多并发症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17.3-2018.5,研究对象:80例脑梗死后多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均下降,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0±0.01)个月期间,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多并发症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短期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雯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素纳、肝素锂抗凝血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是否可以代替血清进行检测.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血液常规生化检验的患者40人.其中包括病患20人和健康体检者15人.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均采集空腹静脉血,并将血液标本分别注入普通试管和肝素钠肝素锂抗凝管中.使用同一生化分析仪进行常规生化项目检测,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锂(除开P、K、TCa)与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有很好的相关性(r>0.800).结论:只要建立适用本院的血浆换算体系,在部分项目中,肝素类抗凝血浆可以代替血清进行临床生化检验.部分项目不适用于肝素类抗凝血浆.
作者:秦先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观察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3.75%,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75.00%,治疗有效率为81.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6.25%,对照组为9.3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青春期女生提供更加及时、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调查本校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情况,将各年龄中已来月经女生作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潮年龄分别为9岁-15岁,且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在户籍、体育锻炼、父母关系、体质指数、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且青春期女生为本地户籍、缺乏体育锻炼者、父母关系差、体质指数超重与肥胖、负性生活事件多者,则月经初潮年龄越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观察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6.58%)远大于对照组(68.78%).其中治疗有效率中包括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好转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胃脘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焦玉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且总结科学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观察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和针对性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加强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并及时的应用科学护理模式应对,可以明显的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
作者:李娜;李桂敏;王平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后,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以及超声学表现,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为37例,诊断正确率为92.50%,与病理检查结果100%相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结论:B超可以用于诊断子宫肌瘤患者,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运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学龄前(年龄<6岁)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各个年龄段肥胖儿童的维生素A不足率、缺乏率较高,其中<1岁组为明显;各年龄段儿童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良好,维生素E的缺乏率较低.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存在缺乏现象,而多数儿童的维生素E水平良好,应注意做好维生素A水平的监测,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作者:曹玉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新生儿患者,分组采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与新生儿监护室常规护理的结合,可以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促进患儿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患儿家属对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
作者:杨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6例急诊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附加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前后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受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不仅明显低于干预前,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个性化疼痛护理能明显降低急诊肾结石患者的疼痛感受,并显著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莉莲;顾美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