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会民;林祥军;高艳华;谷继亮
目的 研究回阳生肌方对糖尿病小鼠(diabetesmouse)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IL-1、TNF-α的影响.方法 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db/db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背部创面,外用药物贴敷,隔日换药,创面拍照并测定创面面积;创伤后7天处死小鼠背部取创面组织.采用ELISA检测小鼠体内IL-1、TNF-α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创面面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TNF-α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IL-1、TNF-α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db/db小鼠创面愈合迟缓;回阳生肌方可促进db/db小鼠创面愈合,减少IL-1、TNF-α含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魏慧玲;王海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的患者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志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纳入院内收治的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6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原发病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重度疼痛例数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无痛及轻度疼痛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45%,对照组为26.87%,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开展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在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18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阻塞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顺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创伤多见于车祸伤、坠落以及重物压伤、自然灾害的一种创伤,多数情况下,患者伤情复杂,难以处理.早期对上述人群未及时予以措施干预,造成患者后期伤情复杂,意识程度较差,情况危险,因此,对上述人群予以合理、快速院前急救,能提高伤者抢救成功率及其预后.现阶段对创伤院前急救现状发展不容乐观,受到重视程度、人员素质、观点分歧等多个方面限制,因此,我院对创伤院前急救现状进行总结,能明确将存在不足进行改进,能明确创伤院前急救后期发展方向.
作者:赵权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因此,患者会因疾病因素造成一系列不良情绪,对生活及其后期治疗失去信心.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恼易怒等,为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相关研究表明,对临床上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加临床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为后期医学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春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对274篇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的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分别导入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软件进行研究.结果 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农残、检验检测技术等方面.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条件,建议环保部门应该与药品监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溯源倒查,确保送到临床或制药企业的中药材有效且安全..
作者:司玮;李明;王佳域;李尧;周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50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本院收治并开展治疗的50例足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把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参照组有患者26例,研究组有患者2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是(76.8±13.8)分,参照组是(63.7±12.5)分,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50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足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上深入探究、分析.
作者:杨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症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均为我院体检人员例数为55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月,对上述体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血压、血脂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55例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TC、TG、LDL-C明显低于干预前组,而HDL-C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对比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指标,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荣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56例本社区服务中心手术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别采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其准确性予以对比.结果: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3例,占比76.79%;阴性13例,占比23.21%.X线检查阳性38例,占比67.86%;阴性18例,占比32.14%.CT检查阳性44例,占比78.57%;阴性12例,占比21.43%.与X线检查(62.79%、15.38%、51.79%)相比,疑似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35%)、特异度(76.92%)、准确性(91.07%)较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而言,应用CT扫描予以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患者临床确诊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PDR玻璃体切除患者中应用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PDR玻璃体切除患者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状态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R玻璃体切除患者中采用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改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晔君;王珊珊;李春艳;丛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纳入看守所88例2017.2至2018.4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奥美拉唑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则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奥美拉唑组更好,P<0.05.埃索美拉唑组副反应少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理想.
作者:陈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分娩控制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性助产护理,观察组采用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分娩控制感评分变化,并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和分娩控制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顺产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见不良结局者.结论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初产妇自我效能,提升分娩控制感,并有利于提高顺产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佳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面向留学生招生及实行全英教学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妇产科实验见习课全英教学特点,通过系统、有序的课前准备,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而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实验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以善佳;田正平;姚军;蒋彩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16例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医院接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作者:尚瑞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之间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B组患者予以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肺部感染情况、气管套管拔除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气管套管拔除率,降低肺部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董勤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观察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6.58%)远大于对照组(68.78%).其中治疗有效率中包括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好转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胃脘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焦玉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旨在为临床.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出血的原因.结果 57例患者中无排卵患者39例(68.42%),营养失调有11例(19.30%),精神紧张和压力过重、情绪影响的7例(12.28%).结论 青春期功血女性患者以无排卵者较为常见,临床诊断需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治疗常选择性激素以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和恢复正常为目的.
作者:桑军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为了解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COPD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人的临床经验结合,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COPD的诱发因素及临床症状,强调了及时治疗疾病的重要性.重点从发病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三方面出发,对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终证实了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时间段内医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病毒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然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今后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轻度患者占78.05%、中度占19.51%、重度占2.44%、轻度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4.75±1.40)分、中度患者评分(93.62±1.62)分、重度患者评分(95.81±1.37)分、患者死亡率2.44%,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到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何青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