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研究

李源

关键词:贫血鉴别, 血液检验, 地中海贫血
摘要:目的:研究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接受的83例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血液类型的不同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42例,为缺铁性贫血,观察组41例,则为地中海贫血.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MCHC、MCV、RDW血液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MCH血液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血液诊断符合率为87.80%、监测灵敏度95.12%、血液特异性为70.73%;参照组血液诊断符合率为92.86%%、监测灵敏度97.62%、血液特异性为71.43%.结论:利用血液检验中各项指标可有效区分贫血类型,有助于疾病确诊,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探析儿童柔软型扁平足的治疗进展

    扁平足在儿童中常见,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迄今为止扁平足仍没有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扁平足的形成与足部骨结构异常或肌肉韧带松弛导致内侧纵弓塌陷有关.扁平足一般情况下是生理性的,表现为柔韧性扁平足,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许多家长也对此有较大的担心而反复求医,处理方法各异,甚至出现误诊误治或过度治疗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儿童柔软型扁平足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尽可能了解儿童柔软型扁平足的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媛;徐广玉;陈宏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疾病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为88.00%,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2.00%和61.33%,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模式,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切实可行的途径,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曹菲霞;刘恒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 掌握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组紫癜、腹痛、关节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19.57%低(P<0.05);干预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HSP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性饮食管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使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助产士全程护理对妊娠结局及分娩镇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助产士全程护理对妊娠结局及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产检且分娩的24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助产士全程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分娩镇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75.61%)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且剖宫产率(24.39%)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41.46%,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镇痛评分为(5.123±1.36)分,对照组为(7.68±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全程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顺产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同时有利于分娩镇痛效果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蕾蕾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概述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明确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并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常见电生理检查项目做对比.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主要以小纤维神经为主,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其早期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闯;王秀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在腹外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及研究

    目的:分析在治疗腹外疝时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外疝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手术,实验组(40例)应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改进无张力疝修补在治疗腹外疝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兆然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循证护理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有1例死亡病例,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为(93.4±6.2)分,对照组为(72.5±8.8)分,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52.0%,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触发板故障及维修研究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中较为常用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磁场来达到加速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沿着直线形式运行加速,因此命名为直线加速器,而闸流管是直线加速器中的高压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寻到有效的维修和处理措施,为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到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6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3例,研究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各阶段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将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效果满意,既能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智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个体化饮食指导的重要性分析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个体化饮食指导的重要性.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检查并建档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格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均为25例,检测出病情后所有患者都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饮食指导干预,试验组给予患者个性化饮食指导,观察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等.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值及新生儿体重都较对照组更轻(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性化饮食指导,有助于更好控制血糖,以防孕期体重过快增长,进而可对妊娠结局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徐娟;肖一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在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类患者的临床诊疗中联合应用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的效果与价值研究.(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类疾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及对照组(8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对性给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给予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80%,对照组为89.1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在改善患者机体炎性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警性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健康认知、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提供预警性护理服务对健康认知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一般护理服务)与预警组(37例,一般组+预警性护理服务).比较护理后两组健康认知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预警组健康认知优良率远高于一般组(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远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为AMIPCI手术患者提供预警性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健康认知情况,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作者:鲍夏妃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T单能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双源双能量CT评估.结果:观察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10.49±0.36)mGy,对照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0.21±0.05)mGy,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者动脉期碘值为(0.50±0.02),治疗无效者动脉期碘值为(13.25±1.5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双源双能量CT应用到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动脉期碘值的观察,能够有效明确患者是否治疗有效,与单能量CT相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明;马东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脑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预防性压疮护理对于脑病科老年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脑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压疮护理,以进一步明确预防性压疮护理对脑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Brade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住院期间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且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对脑病科老年患者Braden评分有较好改善作用,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燕;周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1年发病率为15.79%,对照组为50.0%,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3.68%,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1年内发病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丽;刘智慧;张翠爽;吴艳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以MCMQ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均有效改善,相较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应对及社会支持度,转变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伊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健脾养胃汤辅助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67%,显著多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3.33%,明显多于对照组16.67%,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贾庆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46例,乙组4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焦虑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宇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