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展

蒋璐

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痴呆, 护理进展
摘要:老年痴呆临床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记忆能力以及认知功能会显著退化,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痛苦;同时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本次研究对目前国内外临床报道的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成果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指导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做出贡献.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概述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明确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并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常见电生理检查项目做对比.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主要以小纤维神经为主,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其早期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闯;王秀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的 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的临床疗效与价值,为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在临床的推广及使用提供实践依据.(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疾病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给予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下腰痛改善情况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为87.8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内MCV、SCV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MCV、SC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临床症状、体征、肢体活动受限及膀胱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18.1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给予远红外超高频康复调理机理疗辅助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价值,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青春期女生提供更加及时、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调查本校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情况,将各年龄中已来月经女生作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潮年龄分别为9岁-15岁,且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在户籍、体育锻炼、父母关系、体质指数、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且青春期女生为本地户籍、缺乏体育锻炼者、父母关系差、体质指数超重与肥胖、负性生活事件多者,则月经初潮年龄越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用西药(西比灵+西其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推拿.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能提升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志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针对腰椎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效果分析.选取本院治疗过的腰椎盘突出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他们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推拿、牵引,实验组采用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均经过周期为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从恢复的效果及好转的人数统计来看,均优于对比组.结论:实验证明,针对腰椎盘突出患者进行推拿、牵引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补阳还五汤的调理辅助治疗,有利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应该被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帮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更好的病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症负担.

    作者:周天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疾病预防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探讨研究.方法:综合文献中现状结果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评价指标框架,对于三级指标进行筛选且设置权重.结果:我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为73.57分,疾控中心能力评价指标特点是疾病控制中心基本情况,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学调查及处理的项目集中得分较高,而实验室监测及教育培训得分均较低.结论:该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评价反应本市疾控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并且指明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疾病预防机构的考评考核,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2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Ⅰ期患者5例,Ⅱ期患者26例,Ⅲ期患者21例.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经放射治疗后,Ⅰ期5例患者存活率100%,Ⅱ期患者26例,存活19例,存活率为73.08%,Ⅲ期患者21例,存活11例,存活率52.38%.结论:对子宫颈癌患者给予放射治疗效果显著,既能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又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续彩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按其入院顺序编号后,经抽签随机确定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4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显著下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评分降幅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综合性护理,更提升患者疼痛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薛银萍;刘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3cm以下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CT增强扫描(CECT)对3cm以下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5年5月-2018年3月就诊的80例直径小于3cm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ECT和CEUS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结果 病理诊断43例为恶性肿瘤,37例为良性病变.CEUS诊断灵敏度93.02%,CECT诊断灵敏度88.37%,两者联合诊断肾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灵敏度可达到97.67%.结论 CECT与CEUS联合用于诊断<3cm的肾肿瘤有较优的诊断能力.

    作者:张志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且总结科学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观察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和针对性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加强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并及时的应用科学护理模式应对,可以明显的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

    作者:李娜;李桂敏;王平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分析

    目的:针对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进行分析,给今后临床用药带来参考与依据.方法:针对过去在我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并出现了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记录加以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的具体状况.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间,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比较高;氯氮平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普遍;在所有不良反应类型中,患者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比例大.结论:针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应该科学合理的控制精神类药品的服用剂量,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管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龚姣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局部麻醉下颊颏颈联合吸脂塑型术

    颊、颏、颈系显露部位,如出现脂肪堆积显而易见,要求瘦脸及重建颏颈角的患者日益增多,自2008年以来,笔者共行颊颏颈部吸脂塑型术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年龄35-48岁,均为女性.2手术方法2.1麻醉药配制方法,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百分之2的利多卡因25ml加百分之一的肾上腺素1ml加百分之五的碳酸氢钠10ml .

    作者:张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改进型无痛胃镜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于临床中应用改进型无痛胃镜护理技术,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起至2018年10月毕,在我院挑选10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随机分组,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干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将改进型无痛胃镜护理技术应用到观察组患者中,有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状况和检查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3±2.0)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6.2±2.0)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检查反应情况显著较优(P<0.05).结论:于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应用改进型无痛胃镜护理技术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检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而且取得了较优的的检查反应结果.

    作者:张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和分析基于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社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健康管理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健康管理和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指导饮食管理,并定期进行功法锻炼.观察12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和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gA1c)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有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比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更有效,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招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探讨其可能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回顾近10年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文献,系统整理和总结了运用汉防己甲素对于FLT3-ITD(+)的AML治疗效果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展现出Tet治疗难治性、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AML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减低的优势,为汉防己甲素应用于FLT3-ITD突变阳性AML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青;吴冬梅;李玉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并研究胎心监护和脐血流联合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7月~2018年7月之间收治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胎心监护,联合组采用胎心和脐血流联合监测,对两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联合组监测胎儿宫内窘迫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胎心监护和S/D值正常的新生儿Apgar的评分为(9.79±1.31)分,而胎心监护异常、S/D≥3.0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45.00%(108/240),新生儿Apgar的评分为(9.09±1.47)分.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联合监测,可以有效诊断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发生率,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苟显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9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中采用的护理方法分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入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进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APP查到对于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APP查到在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流学院和商学院2016级的学生分为两组,物流学院第一学期采用传统人工查到,第二学期采用APP查到,商学院两学期均采用传统清晨集合跑操,人工点到方法.结果:第二学期物流学院跑操出勤率大幅提高,商学院第二学期相比第一学期有小幅度下滑.结论:APP查到对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有积极作用,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值得推广.

    作者:朱家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检查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检查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临床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筛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急诊检查患者90例,通过统计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急诊常规的检查方法,实验组则是采用超声医学检查和临床急诊常规的检查方式相结合,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观察并通过患者的临床急诊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2.4%,而实验组总体的有效率高达93.3%,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组临床急诊检查有效率可得,在临床急诊检查的应用效果上,将临床急诊常规检查和超声医学检查相结合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行深度探究以便在临床推广[1].

    作者:雷光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