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凤;苏润霞;宋涛
目的:探讨针刺放血治疗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另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针刺放血疗法能迅速控制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
作者:郑文达;邝雪欣;韦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门诊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恐惧心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8例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书中护理、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脸色苍白、头晕、胸闷、恶心等恐惧心理所致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3.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2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围术期的恐惧心理,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伍婉青;萧俏珍;毕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综合医院精神专科与个体心理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40例来自综合医院精神专科与个体心理门诊接诊患者,记为医院门诊组与个体门诊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与临床特征.结果:医院门诊年龄与首患年龄显著高于个体门诊患者,发作次数与病程显著低于个体门诊患者(P<0.01);医院门诊组患者复发性、伴发焦虑、自杀倾向与精神分裂倾向比例均显著低于个体门诊组(P<0.01).结论:医院门诊与个体门诊就诊的患者一般情况有所不同,临床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工作者重点区分与注意.
作者:丁祥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药药膳联合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各50例,所有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药膳联合温和灸治疗,对照A组用温和灸,对照B组口服甲古胺,3个疗程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结论:中药药膳联合温和灸干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玉玲;黄兰花;付菊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静滴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永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在月经过多伴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月经过多伴EM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服用妈富隆,观察组则在术后月经来潮第3~5天在宫腔内放置LNG-IUS,观察期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月经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LNG-IUS能够有效调节EMT患者的月经周期与月经量,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孙晓燕;王圣凯;魏狄扬;王汉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筛查与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14例疑似吞咽障碍患者行社区康复治疗训练,1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前功能评分为23.95±8.14分,训练4周后功能评分为15.25±6.24分.结论:早期评估筛查并介入社区康复训练能有效延缓吞咽障碍病情发展.
作者:曹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后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与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检查与三维重建后处理,重建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并结合轴位影像图像观察骨折线、撕脱游离碎骨片,分析三种后处理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的效果、骨折线断裂的方向和程度.结果:多平面重建颌面部,多个鼻窦骨折、裂隙骨折及骨折内部情况显示较好;通过SSD和VR显示,特别在复杂骨折游离骨片的空间关系显示更好,有很好的空间立体观.结论:MSCT轴位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多方位三维显示粉碎性骨折有显著优势,可清楚显示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对患者术前具有重要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成厚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作用.方法:60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止血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有良好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9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用布林佐胺滴眼液,B组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比两组降眼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眼压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B组H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低于A组(P<0.05).结论: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水平,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玉枝;陶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均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则配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邝仰东;张喜;徐云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冷流质饮食开始时间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方法:2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出血停止24小时后开始予冷流质饮食,B组出血停止48小时后开始予冷流质饮食,C组出血停止72小时后开始冷流质饮食,比较三组患者再出血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再次出血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停止后及早予冷流质饮食不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有利于减少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临床上可予以借鉴.
作者:赵己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坚持进行锻炼,恢复效果良好,无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未按医生嘱咐每日锻炼而出现并发症;60例患者满意度为95.0%.结论:对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丽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每位要求改号的就诊人员进行仔细询问,详细记录其改号原因和出诊医生的反馈意见,按照疾病专科隶属标准的规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统计出当日的门诊分诊失误原因和人次,并计算整个研究期间的门诊分诊失误率和各种失误因素所占的比例.结果:研究期间共8956人次来我院就诊,共有729人次出现分诊失误,总失误率为8.1%,其中门诊人员因素占3.1%,患者与家属因素占2.4%,疾病因素占1.6%,医院管理因素占1.0%.结论:应针对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提高门诊分诊的准确率和服务质量.
作者:盛春香;丁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6例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柳英;黎桂梅;时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PCI术后N-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ACS临床谱与是否行PCI治疗分为6组,与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N-pro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各组AC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行PCI组与非行PCI组STEMI组、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UA组(P<0.05),入院治疗7天后各组患者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入院治疗24小时显著下降(P<0.05),行PCI各组患者7天、30天N-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未行PCI各组(P<0.05);ACS死亡患者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ACS未亡患者,ACS未亡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7、30天内N-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N-proBNP水平在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其类型直接相关,PCI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N-proBNP水平作为ACS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恒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运动想象疗法常与运动疗法联合应用于康复治疗,本文将介绍运动想象疗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叶依露;赖垚霖;黄总军;肖慧玲;杨金玉;陈慧瑶;赵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非康复专业临床医师的康复意识情况.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对康复医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知识相对匮乏,需继续学习,绝大部分医师认为很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康复医学》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康复医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冯传博;王华杭;李玉奎;王雪莉;余堃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对减轻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的作用.方法:将50例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AS、FMA、B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能有效减轻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坤;石艺华;黄旭明;单莎瑞;杨杏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100例脑出血患者按就诊顺序平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常规组予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0%(P=0.001<0.01).结论:临床治疗脑出血患者期间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常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