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才
本文分析DR机的成像原理和结构、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DR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正确进行仪器操作、图像处理、保养和维护等.完善DR成像质量控制对提高DR成像质量、减少漏诊和误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义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86例尿常规检查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尿分析仪,观察组采用尿液镜检法,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尿LEU、PRO、NIT等尿检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白细胞(LEU)检测准确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χ2=10.39,P<0.05).结论:尿液镜检法对体检者进行尿液检验能有效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避免误诊.
作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仅用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376<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杨生文;张合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乙组的63.3%(P=0.0378<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作者:王春蕾;石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穴位注射醋酸曲安耐德注射液2mL、盐酸利多卡因1mL,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
作者:张剑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灸介入时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14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治疗时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56例,均予强的松,对照组于发病后8~14天内针灸治疗,治疗组于发病后7天内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及ENoG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P<0.01);治疗组面部神经功能优良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NoG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应在发病初期入院就诊,早发现早针灸,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珊;段海宇;颜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82例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预防跌倒,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防跌倒方法掌握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P<0.05).结论:PDCA循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提高霍草壮骨合剂原药材与成品的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淫羊藿、骨碎补、熟地黄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法方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耐用性好,可为藿草壮骨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韦国麟;刘华珍;蔡杰;温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本文以推拿学课程为平台,有机串联课堂教学-实训-临床实习各环节,结合SP、PBL、CBL教学法及AHP测评法,建立具有推拿特色的整体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作者:范青;李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膜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贝复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026<0.01);观察组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可缩短结膜损伤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陶鹏;薛玉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80例乳腺癌康复期复诊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心理状况,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梁永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效果.方法:154例心绞痛治疗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及B组,所有患者口服硝酸酯制剂、钙离子拮抗剂,A组另注射丹参川芎嗪,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ET明显低于B组,NO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036<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非典型性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X线、CT和MRI检查,无明显脓肿、骨头坏死、钙化等明显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示患者病灶区域有明显的骨赘增生现象,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出现脓肿;在CT、MRI上可见椎体中央被破坏;影像学检查显示局部病灶部位破坏严重,但患者实际症状较轻.结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由于缺乏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而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 X线、CT和MRI检查对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
作者:邢宇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病之一,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罕见,且病情凶险迅疾、死亡率极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阶段,其护理方式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与出院指导,本文综述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的护理现状及其进展.
作者:陈历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神经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护患沟通不到位、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低等,护理人员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执行医院核心制度,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
作者:陈亚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胃肠结息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胃肠镜下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治疗组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切除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9<0.01);治疗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具有良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樊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搜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产妇70例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剖宫产取胎顺利的产妇70例纳入对照组,总结导致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娩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因素、胎儿因素及医源性因素;与对照组相比(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86%)显著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重视,正确处理,减少并发症.
作者:党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5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P=0.004615<0.01);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6.3±2.1天,少于对照组的9.4±2.4天(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采用奥美拉唑可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哮喘病因病机、肺肾不足与哮喘发病的关系阐述补益肺肾治疗哮喘的经验体会.
作者:王嘉锋;邓暖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6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1);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6.1±1.3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6±1.8天(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忠诚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