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R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王义革

关键词:数字X线摄影(DR), 质量控制, 成像原理, 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分析DR机的成像原理和结构、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DR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正确进行仪器操作、图像处理、保养和维护等.完善DR成像质量控制对提高DR成像质量、减少漏诊和误诊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乙组的63.3%(P=0.0378<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作者:王春蕾;石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从补益肺肾谈哮喘的治疗思路

    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哮喘病因病机、肺肾不足与哮喘发病的关系阐述补益肺肾治疗哮喘的经验体会.

    作者:王嘉锋;邓暖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9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351<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梁秀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伸筋泡脚方局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伸筋泡脚方局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定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伸筋泡脚方(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进行局部熏洗,对照组则采用温水局部熏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伸筋泡脚方局部熏洗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潘艳;曾纪斌;曾超;黄寅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86例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和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P=0.0057<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54<0.01).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呼吸频率与心率等,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邹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方法:深入分析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方法.结果: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①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②所用药物与临床用药指征不符;③重复用药;④药物联合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方法主要包括:①使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时应避免服用溃疡原性药物,避免不合理配伍用药;②使用肝脏疾病治疗药物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避免肝毒性药物;③使用泻药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用药时间、适应证、禁忌证、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是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关键.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目的:探讨对脂溢性皮炎(SD)患者采用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组(40例)采取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予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056<0.01);治疗后联合组红斑、瘙痒、鳞屑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红斑、瘙痒、鳞屑等症状,促进皮损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李焕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56例SAH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52例患者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43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静脉窦血栓3例,阴性5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5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阴性1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脑血管立体成像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可作为急诊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成厚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子宫颈息肉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子宫颈息肉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且无痛苦及出血症状,治愈率为100%;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子宫颈息肉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作用,可保证灼伤创面无感染,有效修复创面下残存的上皮组织,愈合部位无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罗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膜性结膜炎患者采用贝复舒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膜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贝复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026<0.01);观察组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可缩短结膜损伤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陶鹏;薛玉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后体内心肌酶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4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均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均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减可显著降低心肌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原发性甲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郭艳华;王新建;白全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藿草壮骨合剂中淫羊藿、骨碎补等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提高霍草壮骨合剂原药材与成品的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淫羊藿、骨碎补、熟地黄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法方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耐用性好,可为藿草壮骨合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韦国麟;刘华珍;蔡杰;温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研究

    目的:探讨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予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及腕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1),实验组术后3、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6<0.05).结论: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效果.方法:154例心绞痛治疗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及B组,所有患者口服硝酸酯制剂、钙离子拮抗剂,A组另注射丹参川芎嗪,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ET明显低于B组,NO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036<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效果.方法:15例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8例,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好,并发症和复发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章文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方法:搜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产妇70例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剖宫产取胎顺利的产妇70例纳入对照组,总结导致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娩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子宫因素、胎儿因素及医源性因素;与对照组相比(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86%)显著升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重视,正确处理,减少并发症.

    作者:党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川西北地区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析

    目的:探讨川西北地区鼻炎患者的过敏原特点.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完成757例鼻炎患者的过敏原筛查工作,观察川西北鼻炎患者的过敏原特点.结果:75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总IgE阳性率高达100.00%,户尘螨阳性率高(59.45%),其次为蟑螂(21.66%).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川西北地区鼻炎患者过敏原的检测特点,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蔡艳;彭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辅助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腹腔镜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0<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弘;孙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四联疗法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20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清除率为95.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χ2=4.3404,P<0.05);实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5%(χ2=19.5808,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Hp清除率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穴位疗法应用于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近年穴位疗法在便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治疗机制出发详细介绍通过针刺、按摩及敷贴三种方法作用于穴位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发展前景,为便秘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汪莉莉;李循;金茜茜;傅之建;李海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