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足15例的临床观察

彭伟娇;周仙仕;林日华

关键词:糖尿病足, 中药沐足,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沐足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予糖尿病足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另用中药沐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081<0.01).结论: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02例异位妊娠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则采用循证护理和Orem自护理论,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与Orem自护理论能够促进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针灸介入时间选取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灸介入时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14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治疗时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56例,均予强的松,对照组于发病后8~14天内针灸治疗,治疗组于发病后7天内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面神经功能及ENoG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P<0.01);治疗组面部神经功能优良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ENoG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应在发病初期入院就诊,早发现早针灸,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珊;段海宇;颜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对心理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80例乳腺癌康复期复诊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心理状况,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梁永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后体内心肌酶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4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均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心肌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均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原发性甲减可显著降低心肌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原发性甲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郭艳华;王新建;白全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目的:探讨对脂溢性皮炎(SD)患者采用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组(40例)采取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予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056<0.01);治疗后联合组红斑、瘙痒、鳞屑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红斑、瘙痒、鳞屑等症状,促进皮损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李焕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的护理现状研究

    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病之一,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罕见,且病情凶险迅疾、死亡率极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阶段,其护理方式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与出院指导,本文综述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的护理现状及其进展.

    作者:陈历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研究

    目的:探讨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予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及腕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1),实验组术后3、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6<0.05).结论: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胆碱酯酶与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中医医院24例MODS住院患者(死亡组9例,生存组15例)为观察组,24例非MODS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死亡组胆碱酯酶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入院时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 ± 0.058,入院24小时后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 ± 0.05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碱酯酶会根据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现相应变化,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指标.

    作者:谭彩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膜性结膜炎患者采用贝复舒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膜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贝复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026<0.01);观察组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可缩短结膜损伤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陶鹏;薛玉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外伤致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催醒治疗研究进展

    我院脑外伤致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不断增加,采用康复性治疗及催醒疗法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覃桦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82例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程序预防跌倒,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防跌倒方法掌握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P<0.05).结论:PDCA循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吕雄对消渴目病从气血论治思路探讨

    本文总结吕雄从气血论治消渴目病的经验内容,初病在气分,病变日久可延及血分,血郁初入血分,为瘀之渐.气滞期治宜理气疏肝,以理气药为主,为防病之初;气滞延久而致郁结,血行障碍,治宜理气行血,既病防变;血郁日久,瘀痰互阻,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结,已病防渐.

    作者:王霜玲;黄菲;汤海欣;吕雄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随着HbA1c升高,TSH、FT3水平降低,HbA1c 8~11%者FT4水平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SH水平升高,患者TG、TC升高,TSH 0.5~1.5 mU/L者LDL-C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TC、TG、LDL-C呈正相关,与HbA1c呈负相关;FT3水平与FPG、HbA1c呈负相关,TT3与TC、TG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对其糖脂代谢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应早筛查、早治疗.

    作者:张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方法:深入分析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方法.结果: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①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②所用药物与临床用药指征不符;③重复用药;④药物联合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方法主要包括:①使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时应避免服用溃疡原性药物,避免不合理配伍用药;②使用肝脏疾病治疗药物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避免肝毒性药物;③使用泻药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用药时间、适应证、禁忌证、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是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关键.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6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1);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6.1±1.3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6±1.8天(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忠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引导式教育治疗社区脑瘫患儿的研究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E)对社区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54例脑瘫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CE疗法及Bobath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儿的综合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各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CE)及Bobath疗法对社区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康复均有效,CE对社区脑瘫患儿的认知、言语、生活自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效果更好.

    作者:胡永林;肖玉华;马颖;沈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900例孕妇均接受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结果:脐血流与胎心监测结果异常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预测高危妊娠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赵麦娟;樊丽萍;白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抑郁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停用抗抑郁药物并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采取Fugl-Meyer运动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亚丽;张之福;李福亮;杨宝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建立的初步探究

    目的:初步探究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19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颈托轻度前屈位制动、调节高度角度后的颈椎保健枕头睡眠等家庭自主治疗,分析其VAS评分、JOA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症状与功能评分、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JO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2周、6个月后症状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满意为84.21%,依从性好占89.47%,所有患者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温勇;梁以豪;林定坤;许鸿智;赵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价值分析

    分析围术期护理措施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价值,并总结其术前、术后的具体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徐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