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戴伟
目的:观察四指推法合并关节松动技术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四指推法合并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关节松动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ROM及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P=0.044<0.05)。结论:四指推法合并关节松动技术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关节僵硬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赵秦;刘臻;王慧海;陆飞;闫振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以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关节变形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特点,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本文综述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材;许学猛;陈能;曾得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信任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行无痛肠镜检查的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68例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结果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2例未能检查至回盲部。结论:对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需要必要的检查前评估、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检查中的严密监护及检查后的观察指导,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卫琴;周素琴;闵卫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析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S-P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心脏电生理室进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患者分别测量食管导联、V1导联中P2波脱漏前S1S2间期短时的S2~P2波间期以及食管导联中的P2波传至V1导联中的P2波的间期。结果:S1S2间期逐渐缩短引起S2~P2间期逐渐延长,其中S2-P2EB间期为76.23±11.79ms,S2-P2V1间期为149.40±26.73ms,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S2-P2V1间期明显高于P2EB-P2V1间期(P<0.01)。结论:传导具有递减性,较易出现裂隙现象,心房不应期缩短及房间传导阻滞等都是食管导联电极传递至左心房外膜间出现的假象;此外,心脏外组织传导延缓是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所具有的特点。
作者:蔡卢铭;毛鑫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前后康复意识情况。方法:220名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进行康复意识调查,内容涉及康复医学知识、对社会康复需求与发展现状的了解和今后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意愿等10个问题,分析其培训前后康复意识。结果:90%以上的学员对康复医学认识明显改善,92.73%的学员认为康复医学在基层医疗中很重要,91.82%的学员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宣传康复医学知识,97.27%的学员愿意今后参加康复医学的继续教育。结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后康复医学认识明显改善,愿意继续学习康复相关知识,建议加强基层医师的康复医学继续教育。
作者:冯传博;余堃;王华杭;李玉奎;王雪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温针八髎穴治疗下肢冰冷型寒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下肢冰冷型寒痹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以中频电疗为主,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69<0.01)。结论:温针八髎穴能有效改善下肢冰冷症状。
作者:刘文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认知功能障碍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功能障碍,可表现为注意力困难、记忆力降低、执行功能、推理、判断、思维等各种能力的缺失。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康复训练的疗效直接相关,本文回顾近年文献,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治疗、高压氧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等方面总结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作者:江玥;张安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精细化护理(个性化入院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知晓率、心理状态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情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菊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进行了许多研究,而推拿则为非药物治疗中的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本文将对国内外研究推拿治疗抑郁症的文献进行对比,并对国内的推拿研究现况提出一些浅见。
作者:黄学义;汤臣建;胡超;包锐;彭德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提高,准确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后评估,能够有效预测疾病进程,同时通过科学的治疗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黄江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发病后2~3天开始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可明显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作者:刘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健康自我管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遵循本市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规范采用分级分层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晓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等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知晓度得分为19.92±2.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8±2.26分(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有效血糖控。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在急诊实习中后期阶段的护生工作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护生急诊实习中后期的实习质量。方法:采用刘祥业的《职业倦怠自测问卷》对我院急诊科处于整个实习中后期阶段的2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名实习护生中,倦怠度很低18人(9.0%),倦怠度较低37人(18.5%),轻度倦怠84人(42.0%),倦怠度较高56人(28.0%),倦怠度过高5人(2.5%)。结论:实习护生中后期工作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工作倦怠不仅对护生的实习工作和生活有影响,还对该阶段轮转的高危科室——急诊科的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存在影响,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以保证护生在急诊科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保证急诊医疗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曾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解剖型锁定接骨板与髋动力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对照组予髋动力加压螺钉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84<0.05)。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兆丰;孙妍妍;赵楷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效果。方法:246例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4%(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门诊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毛爱湘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后深II度烫伤患儿削痂术后创面愈合过程的临床变化。方法:80例深II度烫伤削痂术患儿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削痂术后5天另行半导体激光照射,比较两组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465<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照射能明显促进磨削痂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李彦华;常玲;武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及P300检测技术诊断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设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脑电图、经颅多普勒以及P300检测,分析其临床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脑电图异常率和经颅多普勒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300电位潜伏期和波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偏头痛采取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及P300检测,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张忠玺;佘秀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笔者在长期推拿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结合传统一指禅推法及拇指交叉按压法,提出双手拇指交叉一指禅推法,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在推拿手法教学中传授给推拿专业学生。
作者:向勇;王春林;邵长丽;田启东;张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颈丛臂丛联合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150例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分别采用单纯颈丛麻醉和颈丛臂丛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完善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完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可提高手术麻醉效果,且对机体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恒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