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在颈椎病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

景娥;马春霞

关键词:颈椎病, 手术治疗, 穴位按摩,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颈椎病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颈椎病手术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术前准备等术前护理,术后日常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等术后护理,并于术前、术后均进行穴位按摩,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正确指导患者加强四肢功能锻炼的同时结合穴位按摩,明显促进了患者四肢功能与神经肌肉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疗及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于术前、术后均给予颈椎病手术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可优化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籽散药熨联合山莨菪碱及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五籽散药熨联合山莨菪碱及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72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山莨菪碱及间苯三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五籽散药熨,观察两组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PI、PID、PAR、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籽散药熨联合山莨菪碱及间苯三酚可有效缓解肾绞痛。

    作者:蔡泽锋;赵冬;林谋清;胡零三;黄正宇;李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与护理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12例外科手术患者予围手术期护理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患者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后较好。结论:下肢静脉血栓多由术后长期卧床引起,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与护理能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足三里、丰隆穴重刺激为主治疗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例

    足三里及丰隆穴合用可治疗痰湿诸症,重刺激两穴对治疗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痰热阻络)疗效佳。现就总结足三里、丰隆穴重刺激为主治疗脑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例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高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概况

    本文概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疗法、针刺手法、取穴规律等发现,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法众多,安全简便,针刺手法独特,临床疗效颇为满意,但相关临床研究尚有不足,今后可建立客观、多层次的疗效评定体系,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杜俊毅;章薇;范洪桥;罗友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短超波、紫外线治疗及护理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短超波、紫外线治疗及护理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临床护理,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超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1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3%(P<0.05)。结论:针刺配合短超波、紫外线治疗及护理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对皮损严重者效果尤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树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黄帝内经》按法相关论述及其推拿教学应用

    按法是中医推拿的基础手法之一,本文就《黄帝内经》关于按法的适用证、注意事项、作用机理等进行简要分析,为推拿教学提供指导。

    作者:黄可心;马雁鸿;王佳丽;张婕;彭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策略

    胃肠外科感染是以急性阑尾炎及回肠或结肠憩室炎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二者约占胃肠外科感染病例的80%以上;而盲肠炎、儿童或成人坏死性小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则相对少见。这些疾病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合理的外科手术结合抗菌治疗能够对复杂性胃肠外科感染的临床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采用系统性的抗菌药物和营养支持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消除致病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恢复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避免因外科手术而导致感染或感染范围扩大,减少消除炎症所需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病痛。

    作者:倪少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针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作者:黄奕旻;李云;曾科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化疗过程中进行循证护理的化疗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将2008年3月~2009年5月在化疗过程中未进行循证护理的化疗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并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方翠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步手法与外敷新伤肿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三步手法结合外敷新伤肿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9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均运用三步手法和新伤肿痛散外敷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手法护理、中药外敷护理和康复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66例,显效20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三步手法结合新伤肿痛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亓效勤;李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体会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11例肌性斜颈患儿提拿桥弓穴、揉捏胸锁乳突肌,被动运动头颈部,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7例,好转4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小军;王英;邵湘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升阳手法在颈椎病的应用

    目的:观察升阳手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6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升阳手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89例,好转1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8.1%。结论:升阳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汪昂;杨丽秋;曾科学;夏惠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恙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88例恙虫病患者的胸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29例患者伴有胸部异常现象(33.0%),且多以小斑点状模糊影、肺门阴影增大及肺纹理增多为主,少数患者伴有肺出血、液面空洞、胸腔积液等症状。结论: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恙虫病的主要方法,影像学诊断为非特异性,但其是辅助诊断及判断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黎毅雄;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

    目的:了解本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收集的23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多;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翟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升降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升降散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组成,黄酒及蜂蜜调和,作为温病名方,其组成首载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中,后清代医家杨栗山将其载于《伤寒瘟疫条辩》中,列为治疗“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后世医家潜心研究,将其灵活加减,广泛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安鹏;钱义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喉癌术后留置胃管护理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留置胃管护理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58例喉癌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Ⅰ组采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及1%利多卡因喷洒鼻咽部,Ⅱ组采用液状石蜡油润鼻,比较两组不适程度和依从性。结果:Ⅰ组不适程度及依从性均显著优于Ⅱ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留置胃管患者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辅以1%利多卡因喷洒鼻咽部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

    作者:谢晓雯;李玉兰;肖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5例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因固定不牢(46.67%),骨缺损(24.44%),严重复合伤(15.56%)及感染(13.33%)致骨折不愈合;临床随症治疗,愈合率达95.56%。结论: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主因固定不牢,治疗以手术固定、植骨、外固定及功能锻炼为主。

    作者:刘润璟;涂少龙;庄显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4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误诊原因及纠正误诊的方法。结果:误诊髋关节滑膜炎7例,误诊股骨头坏死4例,误诊风湿病2例,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结论:全面采集病史,拓宽专科知识,结合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是减少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误诊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温热低周波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热低周波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热低周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催眠药物服用,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热低周波可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慧怡;廖曼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愈35例,好转26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7.2%。结论:推拿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良好。

    作者:张万云;张其云;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