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月红;沈玄霖;曹耀琴;戴晓焕;严中一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曲安奈德注射阿是穴及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能改善疼痛症状,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康复。
作者:郭繁山;林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误诊原因及纠正误诊的方法。结果:误诊髋关节滑膜炎7例,误诊股骨头坏死4例,误诊风湿病2例,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结论:全面采集病史,拓宽专科知识,结合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是减少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误诊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青少年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磊;刘钰斌;司海军;刘淑卿;陈树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Excel系统对比分析我院2010~2012年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中药配方颗粒使用量明显增长,销售量上升趋势明显,为中药配方颗粒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钟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氏太极医疗科技公司技术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多年来培训国内外学员数千名,使许多下岗、失业、残疾人、中医爱好者、资金少创业者重新找回自信和财富,受到各界的好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升阳手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6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升阳手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89例,好转1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8.1%。结论:升阳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汪昂;杨丽秋;曾科学;夏惠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40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常规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标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泌尿科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增强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
作者:麦淑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苑;刘映莲;刘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患者自主意识的提高和医院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内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由于内科基础护理较多,护理风险发生的环节多,护理风险差别亦较大,因此内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护理风险的各种潜在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护理操作水平,有效加强护理风险的防控。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护理工作经验,浅析内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及其防控措施。
作者:董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推拿工作中如遇到负性情绪病人时,推拿人员应对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进行处理。医疗机构处理负性情绪时重点应放在建立心理咨询室、负责本单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及预防负性情绪的产生上。作为推拿者本人要积极应对负性情绪的干扰和对抗负性情绪的发生,降低或消除负性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作者:胡军喜;惠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骨伤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极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总结多年中医骨伤科带教经验,分析现状与问题,并指出改进措施。
作者:聂达荣;张加芳;钟继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观察组则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党参、生地、五灵脂等)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会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多元化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神经修复理论在帕金森病康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01名随机分为对照组(49名)和实验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并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并强化神经修复对帕金森病的康复价值及临床应用,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教学效果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教学方法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有效接轨。
作者:李连涛;于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及推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腰椎骨质增生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及推拿治疗,对照组仅内服中药,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腰痛,肝肿大,下肢浮肿,口唇紫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及推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克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将从颈腰痛的病因病机“、筋骨肉”并重与脊柱力学平衡的关系“、筋骨肉”并重的临床应用论述笔者对“筋骨肉”并重在推拿治疗颈腰痛中的认识。
作者:张文柳;罗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尝试分析优势视角下专业社工介入工伤职工社会康复的策略,如心理调试与整合、激发抗逆力和优势、推动重返工作和社会等。
作者:郭小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组(40例)和二组(40例),一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二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同一时点的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或耳穴贴压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的疗效相当,均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严重缺损牙齿修复应用玻璃纤维桩的效果。方法:41例严重牙齿缺损患者(45颗牙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金属桩核打桩,实验组用玻璃纤维桩核打桩,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实验组为10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后遗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玻璃纤维桩值得在严重缺损牙齿修复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收集的23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青霉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多;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为主。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翟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