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产后下腰痛60例临床观察

张明

关键词:产后下腰痛, 推拿, 针灸,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产后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60例产后下腰痛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愈46例,显效13例,好转1例,显效率为98.3%。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产后下腰痛效果良好。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在围术期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围术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4周、12周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伟杰;伍中庆;邓宾;高大伟;陈志标;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卧位整脊治疗颈性眩晕

    目的:观察卧位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卧位整脊治疗和常规推拿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卧位整脊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

    作者:刘立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青少年颈椎病35例

    目的:观察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位七法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青少年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患者应用按摩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按摩护理的效果。方法:50例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按摩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骨科长期卧床便秘患者应用按摩护理临床有效。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汉密尔顿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评估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综合医院呼吸科病房和门诊应用汉密尔顿量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自评和辅助询问评估心理特征。方法:对169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并反复发作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应用汉密尔顿量表按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方法,由病区工作人员采用交谈和观察辅助问答方式进行,按量表评分初步筛选健康、焦虑和抑郁患者。结果:169例患者中,抑郁阳性159例(94.08%),焦虑阳性107例(63.31%)。结论:抑郁作为哮喘的主要伴发病症之一,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哮喘治疗不应以改善症状为终目标,还要根据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护理,从而更有利于哮喘的控制。

    作者:谢少波;周俐;李俐;丘梅清;刘艳萍;陈俊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脉冲射频术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术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6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0)采用镇痛药物联合抗病毒治疗,B组(n=200)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口服药物治疗,C组(n=200)采用脉冲射频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B组、C组的SF-MPQ评分均从治疗后1周开始低于A组(P<0.01),但C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B组、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脉冲射频术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速度快、效果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为刚;侯枫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脑出血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及疏血通,对照仅静脉滴注疏血通,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脑出血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上华;吴学永;黄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50例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全部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术后高热176例,大出血16例,感染性休克6例,结肠穿孔1例,肾损伤3例,腹腔积液8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虽对患者创伤较小,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须及时预防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陈智林;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早期行功能锻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范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中医康复疗法效果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中医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中医康复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谢子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颈椎病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一组(40例)和二组(40例),一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二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同一时点的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或耳穴贴压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治疗的疗效相当,均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化疗过程中进行循证护理的化疗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将2008年3月~2009年5月在化疗过程中未进行循证护理的化疗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并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方翠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孕妇骶髂关节错位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孕妇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60例骶髂关节错位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及盐包热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孕妇骶髂关节错位有明显效果。

    作者: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8例,良2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程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50例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颅颈外伤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和微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龙氏正骨手法可纠正关节错位,解除外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在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戴胜良;张新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定期社区随访干预,对照组常规电话随访指导。结果:观察组饮食监测、坚持运动、合理用药及心理护理的遵医行为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督促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坚持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李国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分类介绍预防、康复技术、理疗、中医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简要分析肉毒毒素疗法、神经阻滞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笔者发现治疗偏瘫肩痛方法多样,疗效参差不齐,但临床多采用综合疗法且疗效肯定。

    作者:徐子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良肢位对脑损伤性偏瘫康复的作用分析

    良肢位摆放能促进脑损伤性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康复,本文分析良肢位摆放的方式、效用评定、注意事项及作用。

    作者:蓝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与护理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我院12例外科手术患者予围手术期护理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患者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预后较好。结论:下肢静脉血栓多由术后长期卧床引起,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与护理能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

    作者:周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面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效果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莉美;郭佳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