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喜;惠燕
目的:分析伴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情况。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伴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吞咽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智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促进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PIEGE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手段之一。
作者:张俊杰;曾科学;龚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温热低周波、热磁疗配合心理护理治疗飞行员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飞行员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温热低周波及热磁疗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AI评分及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热低周波联合热磁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配合心理护理则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王春晖;马维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术后予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早期功能锻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7%(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根据实际情况尽早予以相关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植智云;蔡宁;邓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的溶血指标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检验健康人员60例,对其血液进行生化检验,观察不溶血与溶血血清中血钾、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葡萄糖、尿酸、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等的指标变化。结果:溶血中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蛋白、乳酸脱氢酶、血钾指标显著高于未溶血检测值(P<0.05),葡萄糖、尿酸检测值低于未溶血检测值(P<0.05),直接胆红素、白蛋白、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验结果准确性容易受到标本溶血影响,因此要尽量减少标本溶血情况,提升生化检验有效性。
作者:赵风雪;郑金菊;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高压氧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康复的远近期疗效。方法:68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病情稳定后另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智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7天、28天神经评测及2岁、5岁智力发育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的远近期疗效,能促进患儿的智能康复。
作者:区大明;杨杰华;孙静;宋红梅;李国导;肖茂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2例)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金亮;严颖坚;周裕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9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白细胞单采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肝脾肿大患者明显少于术前(P<0.05),且术后肝脾肿大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1);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全面有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刘吉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癌性空洞的CT影像特点、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3年7月经支气管纤维镜检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空洞性肺癌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空洞内部、空洞壁、肿块边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瘤肺界面、瘤周情况。结果:病灶明显强化55例(100.0%),厚壁空洞47例(85.5%),偏心空洞39例(70.9%),有壁结节改变35例(63.6%),粗毛刺30例(54.5%),有胸膜凹陷征28例(50.9%),分叶征26例(47.3%)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5例(45.5%),胸腔积液、胸膜结节13例(23.6%),肋骨破坏3例(5.5%)。结论:肺癌性空洞多种CT影像均较具特征性,单一征像不能成为诊断依据,综合各种影像特征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冯家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分析失语症的机制及治疗现状、存在问题,总结得出失语症的康复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疗研究已向临床治疗观察与康复机制密切结合方向发展,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也向着多元化阶段迈进。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综合疗法。
作者:王英;李玲;玛依拉·买合木提;郑燕;雷舜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等综合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优32例(占53%),良23例(占38%),可5例(占9%);治疗3周后,优53例(占89%),良7例(占1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黄广平;刘向前;陈民;李腾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布在偏瘫患者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输液、健侧手有留置针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外用弹力网状绷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液体渗出、针头渗血、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可以减少偏瘫患者留置针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护士负担。
作者:黄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护患纠纷、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护患纠纷、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能明显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以及护理缺陷事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0.26%(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吸宫术前应用耳穴贴压法的效果。方法:将21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后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对照组则在丙泊酚麻醉后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扩张度等临床指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结论:在人工流产吸宫术前行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砚馨;贺青蓉;贾宁;黄伟文;叶焕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ICU是患者发生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之一,合理的全方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梁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4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治愈、依从、护理满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及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骨筋肉”运动康复操等康复护理,4周后以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1)。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缓解作用。
作者:刘敏;吴淮;刘文刚;赵传喜;许学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康复治疗开始时间≤3个月者为A组,>3个月者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康复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AS和PROM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治疗后4周MAS评分低于B组,治疗后2周及4周PROM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雪欢;邱钰婷;喻国雄;苏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